|
一、研究团队介绍
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于2017年正式被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我们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第一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集中了深圳大学的光电协同创新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先进二维材料和石墨烯研究中心以及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等多个科研机构的研究资源,并邀请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和沙特阿拉伯国王科技大学的二维材料研究实验室加入。四个研究机构和一个实验室从研究人员、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研究资源上各有优势,而且互补。深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澳门大学以及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共同建立的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可以实现在研究平台与科研资源上的共享,做出国际领先的一流研究成果。海内外博士后实行双合作导师制,此次招聘博士后人员研究工作将根据项目需要安排工作地方,视研究情况可外派到合作单位从事研究工作。
深大导师: 苏陈良教授,博导
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深大范滇元院士团队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客座副教授
个人网页: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msuc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P-7249-2016;http://orcid.org/0000-0002-8453-1938
苏陈良,博士。2005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黄宪院士。2010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及先进二维材料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职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范滇元院士团队,被聘为教授。同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201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二维材料在催化与储能领域应用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的代表作如下:Nature communications 1 篇(ESI高被引论文),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篇(ESI高被引论文),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篇(ESI高被引论文),ACS Catalysis 1篇,Material Horizons (底封面) 1篇,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1篇,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篇(底封面),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3篇, AdvancedSynthesis & Catalysis 2篇等。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 Chemical Reviews等国际一流刊物引用或重点评述,总引用640 余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180余次。
田冰冰,博士,助理教授。2014年于巴黎第六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起先后在深圳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进入深圳大学。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如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二维材料柔性储能器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光电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发表SCI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Materials Horiz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Langmuir,Electrochimica Acta,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等项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导师: Loh Kian Ping教授
副主编: 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of 2D Materials
个人网页: http://staff.science.nus.edu.sg/~thecarbonlab/index.html
Loh Kian Ping罗健平,男,教授,SZU-NUS国际联合实验室新加坡方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主任,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的领军人物和杰出化学家,Loh Kian Ping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研发了大尺寸石墨烯的仿生生长与转移技术,大尺寸石墨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致力于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研发,实现了石墨烯量子点与高张力石墨烯的可控合成;首次研制成功的世界最薄的石墨烯宽波段偏振器等。Loh Kian Ping教授在2010年被评为学院首席教授。2013年获得美国化学会 (ACS) NANO lectureship 奖。2014年获得新加坡“总统科学与科技奖”。至今为止,已经发表200余篇SCI论文,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Photonics, Nature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Nano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Loh Kian Ping教授担任美国化学协会杂志Chemistry of Materials副主编,英国物理所杂志Journal of2D Materials的副主编, 杂志 MaterialsHorizon的科学编辑,Elservier 杂志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的编辑,以及杂志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导师:吕炯 教授
深圳大学 教育部二维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客座教授
个人网页:
https://www.chemistry.nus.edu.sg/people/academic_staff/LuJiong.htm
http://staff.science.nus.edu.sg/~lujiong/index.html
2007年复旦大学理学学士,2011年10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间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制备物性,原子,分子尺度上的力、光、电等特性, 单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扫描探针技术研究,纳米物理化学与功能器件等领域研究。已在NatureNanotech. (1),NatureCommun. (4), Angewandte Chemie (2),J. Am. Chem. Soc. (2),Nano Letter (1), ACS Nano (6) 等国际知名上发表多篇论文。
二、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招1-2位博士后)
1. 二维材料催化应用(光催化、电催化、异相催化合成)
2. 二维材料可控制备与光电器件研究
3. 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有机电池、全固态电池、柔性电池)
三、应聘条件
• 具有或即将(2017年应届毕业生)获得物理、材料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期间有相关独立工作经验
• 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尝试新研究方向
• 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四、聘期待遇
•聘期2年。
•工资结构(年薪25.5-28万):
深圳大学每月发放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7000 RMB(2016年政策)
开题和年度考核合格后,深圳市政府各发放12万元RMB(免税)的博士后津贴,聘期共发放两次。
深圳大学提供住房补贴 (2400/月,免税) 同时享受学校中级教师的住房待遇
课题组将视申请者资历给予科研津贴(>2000/月) 如果工作业绩突出的将额外给予一定的科研奖励。
申请者年龄小于33周岁,且发表过3篇二区论文含以上或在Top200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可额外获得2000每月的奖励补助。
可独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励一万每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和博士后研究基金
完成考核业绩以外的论文按深圳大学论文奖励政策进行奖励。
•发展前景(根据2016年深圳市政策):
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留深圳大学工作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圳工作可申请30万元RMB科研启动经费
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获得80万RMB的住房补贴
海外博士留深工作可以申请深圳市孔雀计划160-200万住房补贴;若留深大可申请300-500万科研启动经费(2016年高层次人才政策)
五、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个人简历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
有意者可先将上述材料发至联系人邮箱
深圳大学苏陈良教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