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博文

热力学课程教学创新第一人: 延边大学理学院郭振平教授

已有 8352 次阅读 2016-11-15 10:12 |个人分类:现代热力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热力学, 理学院, 教学创新, 延边大学

郭振平教授是一位深受同学们赞扬的好老师, 他主讲的本科生课程中就包括《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以下就是延边大学网站上对他的介绍:

郭振平,男,19594月出生,19821月延边大学物理系本科生毕业,19887月延边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919月至1992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作国内访问学者,研修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博士生课程,19946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79月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1月被评为教授,19996月被评为延边大学学术带头人,199912月被评为延边大学优秀教师,20011月获延边大学(19992000年)教学三等奖,20049月至20056月在清华大学作国内访问学者, 参与国家 “973” 项目研究。现已从事高校物理专业教学30年,已发表科研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百余篇。现任延边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书记、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物理(纳米尺度功能材料的光磁电性);物理教育技术。
   
主要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固体元激发》、《固体量子理论》、《量子统计物理》、《相变与重整化群理论》、《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辐射场理论》、《凝聚态物理专题》等课程。
   
主要讲授的本科生课程:《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信息光学》、《量子力学》、《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等课程。

I.                  2007年全国高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教学及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

延边大学的规模不大,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 郭振平教授担任的本科课程就达到十多门,再加上研究生的课程,极其繁忙. 这次又担任举办单位的会议主席或负责人是极其不容易的. 按照规定举办单位的会议主席或负责人必须在前一年同样参加全国热统会议, 并在那时提出申请的. 因此郭振平教授可能已经不止一次听过我的报告. 不管如何, 我的2007年在延边所作的大会报告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后不久就从延边大学的网站发现: 在郭振平教授的本科生课程热力学的教学大纲中我的现代热力学专著已经被指定为唯一的教学参考书. 相应地可以说: 郭振平教授就是热力学教学创新第一人.

II.               2007热统会议上对热力学教学现状的尖锐批评.

在参加会议的人员报到以后,北京大学林宗涵教授就把一本刚刚出版不久的[林宗涵: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林注明实际上是20071月才出版.]教科书送给我. 我把其中热力学部分看了一下就非常气愤,原来它把在2003热统会议上受到批评的“热力学教学”现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我在2007热统会议的第一天作第一个大会报告时,就尖锐地批评说: 用这样的热力学教科书, 即使教好了, 也解决不了低压人造金刚石的热力学现实问题!因为这次我的录像没有成功,很遗憾, 不能在此作更多的精确表述.很可能就是这次会后郭振平教授就开始了他的热力学教学创新. 在这一系列会议中, 中山大学物理系的热力学老师也当面告诉我, 他在课程中也作了现代热力学的介绍等.

在美国滨州大学材料学院(也就是美国第一家重复做成低压人造金刚石而轰动全世界的学院), 刘梓葵教授(应该是美籍华人)2013年前后访问复旦时就告诉我说: 他们学院的热力学老师也在介绍我的现代热力学”(英文版), 科学出版社(2009); Springer(2011). 从时间上估计也要晚于郭振平教授, 所以可以说: 郭振平教授就是国内外热力学教学创新第一人.

III.         最早对“热统教学”现状提出批评改革的是内蒙古大学梁希侠,班士良,宫剑

就在2003年第一次的全国热统会议上, 梁希侠教授就作为会议主席作了第一个报告. 明确提出要把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内容合成一门以“系综理论”为纲的统计热力学”, [梁希侠, 班士良:《统计热力学》,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梁希侠, 班士良, 宫箭等:《统计热力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10)]. 我是刚刚接触到热统的教学, 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我估计此中涉及教育部的教学计划规定. 实际上是对当时“热力学教学”现状的不满. 因为直到如今, 国内很多物理系热统的热力学部分仅仅重复讲了大学物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氏表述, 开氏表述和开氏的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 而其他部分几乎都是虚假的, 例如用热电偶效应代替第二类永动机的数学推导和描述等. 这样的情况确实很早就应该加以批判.

在此我要感谢班士良, 宫箭等, 2003年全国热统会以后的系列会议, 基本上是由班士良教授主持的, 他一再为我提供了第一个大会报告的机会, 并由他亲自主持我的报告. 同时我也非常支持班士良教授等为推动教育部课程计划改革所作的努力. 因为随着热力学课程发展的中学化, 在物理学科的大学一年级讲授热力学课程的大学数学较多部分是合适的. 在物理学科的大学二年级讲授只需要讲授统计物理课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912-1014855.html

上一篇:2003年全国 "热统"上作基础性进展报告b
下一篇:热力学的中学化教学纲要
收藏 IP: 183.195.141.*| 热度|

1 覃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