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稿,可以快速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与动态,尤其高级期刊,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接收编辑审稿邀请函中,我们都会遇到自己不是特别熟悉的领域,有时还会差异很大,怎么办?这个时候不可能退回了,实在不行当然可以拒审,但这还不是好的方法。一般来说,编辑分配稿件给你,对你研究方向大致是了解的,出入的差异也是有的。所以这个时候只有硬着头皮去审稿,一方面可以与人合审,另一方面我们只能从当前稿件入手,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其实很多新的领域就是通过审稿而了解,熟悉,掌握,精通的。有人说,对待不熟悉领域的评价态度,更能看出学术的素养与潜力。
一般来讲,给你2个月审稿时间,足够我们对某一学科进行入门、归纳、总结、提高的,至于达到什么程度,会因人而异。这些学习过程,都是为了提出公正、公平、中肯的审稿意见,为了提高期刊的质量的。如果理解的深一些,可以写出中肯的意见,详细而有说服力;当然有人写的中庸灵活的,也有些人对某一局部挑刺或者直接拒稿,还有些全凭查看作者以往的文章或者是否有牛人合著而取舍,......拒稿的理由千万条,收稿的理由万万千,但如果跟大部分审稿人意见差异很大,也是会踢出审稿人数据库的。
所以对待不熟悉的领域审稿还是要慎重,处理的好,在编辑面前给你加分,处理不好,直接影响你个人学术声誉在编辑心中的印象,这个过程有时确实很辛苦,这些都是对期刊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本人由此联想到很多学术不端行为其实就是审稿人这关没抓好,当然也不能全怪审稿人,但如果审稿人能认真负责,就会杜绝很多不必要的学术麻烦。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的一点浅见,欢迎有经验的编辑和审稿人提出更好的方法,期待批评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