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暗物质与宇宙119-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张延年 2024-9-2 19:19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用量子理论研究光同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发现原子或原子核由于能级之间的跃迁可以发射或吸收光子。在这些跃迁中有一种类似于经典电磁理论中电偶极子发射电磁波的情 ...
2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8-光子产生与湮灭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光子产生与湮灭 显态粒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光子,但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利用显态粒子的相同机制,即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受激发后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核外电子在各自固定轨道上绕核旋转,总是先填充能量 ...
2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7-粒子能级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粒子能级 显态粒子 种类极度丰富,以电中性显态粒子为例,虽然元素种类只有百余种,但各种元素可以通过键合与断键效应构成千变万化的物质。这使显态粒子具有各种各样的能级。单一元素通过键合与断键 ...
1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6-电磁波是横波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电磁波是横波 场态粒子因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因为引力而汇聚于星系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 一般情况下,场态粒子为超对称结构,质量、电荷、分布与状态均保持良好的对称性,因此为球状云,即呈球 ...
2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5-场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张延年 2024-9-2 19:16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场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场态粒子的质量、电荷分布与运动状态均对称,可谓是一个超对称结构。但场态粒子也会受到对称性破缺的环境粒子的诱导而成为对称性破缺粒子。 一旦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就由球型 ...
1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4-显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张延年 2024-9-2 19:16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显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场态粒子由于引力存在而聚集在星系周围,由于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且存在一定梯度。所有的显态粒子都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诱导 ...
1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3-光的本质
张延年 2024-9-2 19:15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光的本质 光是场态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传递能量的电磁波。光子在微观层面上可以认为是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宏观层面上可以认为是电磁波传递的能量,但这里并未伴随着物质的传递,这与机械波没有本质区别。 光 ...
2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2-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引言
张延年 2024-9-2 19:14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引言 在一般情况下,场态粒子既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场态粒子之间不断相互作用,运动和分布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场态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瞬时作用,相互的空间关系不断改变。 场态粒子之间同时存在引 ...
1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1-统一基本力
张延年 2024-9-2 19:12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小结 (1) 暗物质粒子完全透明,不遮挡或反射一丝丝光线。在没有可见物质时,更无法发现暗物质的存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中可以生成电子对,并且电子对可以结合“湮灭消 ...
2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9月2日晚报:强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热度 1 杨学祥 2024-9-2 18:37
2024年9月2日晚报:强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 ...
12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