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GCB | 华南植物园邓琦/地环所陈骥等揭示全球土壤有机碳对氮沉降响应的深度依赖性
郭亮 2024-4-12 22:15
过去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氮沉降不断增加,对土壤有机碳(SOC)动态具有重大影响 ( GCB Meta分析 | 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影响 ; Ecology Letters | 方精云院士团队揭示长期氮添加对北方森林老龄林碳循环的影响 ) 。 新发现的 证据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对氮(N)添加的响应在土壤 ...
6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预言与混沌
赵海 2024-4-12 22:04
(2007-09-08 07:23:37) 在远古时代,人类对未来的预言都是由哲人和女人(女巫)来完成的,也许是由于他们具有大量的时间,更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幻想客观地讲是一种病态,或者可以借助于(迷幻)药物而引发的谵语。人类历史上有名的预测“理论”其 真实功力并非在于计算,而是在 ...
5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香港大学吴锦团队发表大尺度植物功能性状制图的前沿方法
郭亮 2024-4-12 21:59
植物功能性状在解析植物-环境适应策略及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野外数据采集困难,空间覆盖受限,亟需开发更有效方法扩展植物性状数据至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然而, 现有的大尺度植物功能性状制图依然存在局限:(1)全球/国家尺度的尺度提升依赖于植物功能类型(PFT)、环境变量或粗分辨率多光谱图 ...
5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华东师大郑丽婷、阎恩荣最新Nature Communications:植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增强
郭亮 2024-4-12 21:54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影响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些社会性话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然而,当前研究 ...
5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首次!周集中/杨云锋团队在Nature子刊证明增温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功能结构调节土壤激发效应
郭亮 2024-4-12 21:51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积累,全球地表温度大幅上升,使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重大的科学和政治问题。正如预期的那样,人为气候变化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导致更多不可预测和极端的天气模式。为了预测和减缓未来的气候变化,了解生物圈反馈的方向、幅度和持续时 ...
5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Nature Geoscience | 全球尺度土壤碳库的气候温度敏感性:颗粒碳&矿物结合碳
郭亮 2024-4-12 21:47
土壤碳-气候反馈是陆地生物圈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个主要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部分源于土壤有机碳(C)分解和稳定过程的温度敏感性之间缺乏约束关系,而土壤有机碳(C)是土壤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尽管许多经验和模型研究已经探索了温度对生态系统到全球尺度的土壤碳储量和周转率的影响,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 ...
5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浙江大学罗忠奎团队:全球全剖面土壤有机碳周转与固持系列研究进展(7篇)
郭亮 2024-4-12 21:43
土壤有机碳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组分,其周转过程在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相互反馈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是评估土壤固碳潜力和土壤利用可持续性的关键。 土壤有机碳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表征了碳元素从进入土壤到离开土壤所经历的时间,土壤有机碳年龄(soil carbon age)则表征了碳元素在土 ...
7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漫谈基于表面印迹的MIPs
李剑超 2024-4-12 21:43
基于表面压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高效的材料,用于特异性识别和吸附目标分析物。微型MIPs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模板分子难以从内部结合位点消除、重结合能力受限于表面/表面附近结合位点数量较少,以及靶分子容易受到阻碍无法进入颗粒内部深处的结合位点。此外,MIPs对目标分析物的吸附动力学通常较 ...
11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专业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
江帆 2024-4-12 21:38
现在学校要开始建设课程知识图谱了,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开源工具还挺多的,发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开源免费的知识图谱工具 Knowledge Graph - 知乎 (zhihu.com) DeepKE: DeepKE是由浙江大学团队维护开源知识图谱抽取工具集。 (gitee.com)
6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浙江大学李春阳团队Trends Plant Sci观点文章(IF=20):植物地下生态互作:为什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郭亮 2024-4-12 21:37
在生态学中,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究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异株植物物种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同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弱,但是在地下生态系统中,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却不是那么清楚。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异株植物之间 ...
4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