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汇报,讨论] 傻,你为什么不亲自研制“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
杨正瓴 2024-6-18 22:49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6种同 等有效语言 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
1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多组学与常规分析鉴定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植物毒性和防
杨鸽 2024-6-18 22:47
一、研究背景 石墨烯基纳米材料(GBN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医药、电子和化学等多个领域发有广泛研究,如其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为污染物的吸附剂、纳滤膜和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应用于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于刹虫剂的增效剂、农业传感器和缓释肥料载体等;其在环境保护和农业 ...
1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Plant Physiology|干旱胁迫下毛果杨茎分化木质部的表观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变化
杨鸽 2024-6-18 22:46
一、研究背景 了解基因表达与调控间的关系需对RNA转录、加工、修饰和翻译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干旱是主要影响植物植物生长的非生物胁迫,目前植物进化了多种响应机制与基因的重编码来应对干旱环境,因此获取这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信息对于理解干旱胁迫下的分子机制很重要。 然而,目前干旱胁迫下 毛果杨 ...
1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图书馆员作用的简明表达
王启云 2024-6-18 22:45
2024年6月15日清晨,浏览到公共数字文化研究视频号分享的第七届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届数智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专题报告——崔宇红《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科技情报和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我完整观看一遍之后,随手分享至微信朋友圈,附推介语“崔宇红讲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 ...
1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6月18日夜报:强弱潮汐组合转换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杨学祥 2024-6-18 22:45
2024年6月18日夜报:强弱潮汐组合转换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
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JAFC|甘蔗蔗芽的翻译后修饰图谱
杨鸽 2024-6-18 22:44
一、研究背景 甘蔗 (Saccharum spp.)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蔗糖占世界食糖产量的80%左右,在我国所占比例更是高达85%以上。早期研究工作者在甘蔗的形态学、细胞生理学、分子生物学、高通量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在甘蔗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 ...
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Plant Cell|14-3-3蛋白通过调节SINAT介导ATG13降解促进自噬
杨鸽 2024-6-18 22:43
一、研究背景 泛 素-蛋白酶体系 统(UPS)和自噬是真核生物蛋白质质量控制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遗传分析表明,ATG基因失活会导致常规的自噬缺陷表型。在自噬机制中,ATG1-ATG13蛋白激酶复合物是一个严格控制的激酶调节器,它启动自噬体的形成。 磷酸化和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通 ...
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Plant Physiology|乙酰化组学重编程参与柑橘多倍化过程中果实代谢的建立
杨鸽 2024-6-18 22:42
一、研究背景 植物同源多倍体化和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都可以检测到不同程度的表观遗传变化,例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目前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丰度的变化,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多倍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表型变化。多倍体化是否影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TM)仍然是一个未决问题。 乙 ...
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Food Chemistry|多维质谱组学揭示香蕉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杨鸽 2024-6-18 22:41
一、研究背景 香蕉( Musa spp .)果肉中主要积累叶黄素、α -胡萝卜素和β -胡萝卜素,但其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了全面了解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并考虑到转录调控似乎并不是影响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唯一调控机制,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可为影响这些重要代谢物性状积累的因素提供独特的见解。 类胡萝卜素 ...
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JGG|共生界面中的关键途径以及大豆共生体可能的细胞外特性揭示
杨鸽 2024-6-18 22:40
一、研究背景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有效共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根瘤菌界面上不同的蛋白质在共生固氮过程中进行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根瘤菌感染豆科植物后被宿主细胞的质膜(plasma membrane,PM)包裹形成一个特殊的细胞器—共生体。共生体由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类菌体周膜(PBM)或、类菌体周隙(PBS)和类菌 ...
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