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克玲:中国人怎样能早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提出的观点是,现在中国的研究员/教授们工资收入太高了,身体太胖,走路都气喘,所以做不出诺奖工作来;并提出对策是:保持他们的工资数额不变,让通货膨胀逐步吃掉这些工资,这样研究员/教授们身体就不胖了,健康了,所以工作就有劲头了,诺奖工作就出来了,中国的诺奖才能变成现实。
我的观点刚好相反。
以前很穷很穷,小时候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看见美女不敢正眼看,到现在,中国的研究员/教授们工资收入还是太低了,为了那么几个臭钱要拼命加班加点地工作,每年都要数数自己几篇SCI,让领导满意。感觉到这场景就是:嗟,来食!
如果真的要想出诺奖,就要这样安排:凡是有雄心壮志的,写下最简单的军令状保证认真工作不是骗子,然后配备足够面积的住房,还有小车都是高尔夫级别的,家里配正副两房,每个月死工资足够全家吃饭的十倍以上,没有任何奖金,每年也不管有没有论文发表,完全没有任何考核,科研经费方面,只要你的项目做到世界最强甚至世界没有过的,就批准。
这样下去,不出20年必然有诺奖工作出来,40年内一定有诺奖。
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看今年的化学奖给了Eric Betzig,这位就是一个富家子弟,高富帅是一定的。他工作了几年近场光学显微镜,之后认识到这种显微镜没有大出息,干脆辞职不干了,回家闲着去了,天天无所事事,就在自家车库里面乱捣弄,结果就想出了超分辨光学显微的方法,然后再出来,三两年做成了,让大家知道了,之后又去做别的显微镜去了。
典型的吃饱了没事干遛鸟遛出来的诺奖。
还有一个例子是薛定谔,当年就是一个纯粹老资格的讲师,看不到任何雄心壮志,工作也很懒散,但是喜欢徜徉在花海中,沐浴在感情的电磁场中,结果后来成为物理学史上的一个大牛。人家没有少遛鸟吧?开会都带着两只金丝猫。
最后一个例子是的德布罗意,也是一个花花公子,天天遛鸟的家伙。结果有一天遇到一位超级美女,想跟人家一起遛鸟,结果被当众拒绝,还数落了一番。面子伤不起就是伤不起,一气之下,发奋图强,发现了德布罗意波,成了一个牛人。
中国的诺奖,希望在于遛鸟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