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seit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unyinzhou 讨论地球深部研究进展(SEDI)的纯科学博客

博文

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方向:记第五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

已有 24357 次阅读 2012-4-12 17:02 |个人分类:地学基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五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纪实

 

 

周春银

 

大会会场

 

 

第五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http://dxy.cug.edu.cn/sgg2012/index.asp)于2012329-41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与会人员超过600人,尤其是学生代表人数具有相当的比例,为青年科学家展示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成果展示方式分别有大会报告、分组专题报告、展板和自由讨论等,大会共有13个专题分别在6个分会场进行讨论,13个专题分别如下:

 

1 板块构造和全球动力学

2 大陆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及超大陆演化

3 中亚造山带构造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4 青藏高原构造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5 中央造山带构造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6 华南陆内造山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7 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第2专题合并)

8 中国中新生代构造与动力学

9 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

10 构造地貌与地表过程

11 地球深部构造、岩石流变学与构造模拟

12 盆地构造与能源

13 成矿作用和矿田构造

 

 

329日的三场会前讲座,分别介绍了构造地质学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三种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分别是:

 

 

周建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构造过程的物理模拟

何建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构造过程的数值模拟

章军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温高压流变学实验研究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金振民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孙枢院士在开幕式上讲话

 

 

33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之后的大会报告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对大会报告的选择主要采取了以下原则:兼顾海内外科学家(包括两岸地区),兼顾老中青多层次科学家,学科交叉,为国家找矿和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回避主办方单位报告。6个大会报告题目如下:

 

 

李廷栋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岩石圈结构特征

牛耀龄

兰州大学、英国杜伦大学

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研究—以全球洋中脊为例

李文昌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与深部找矿突破

方小敏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隆升与环境变化:进展与思考

张健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华北中部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以恒山-五台-阜平为例

 

 

 

李廷栋院士做大会报告:中国岩石圈结构特征

 

 

牛耀龄教授做大会报告: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研究—以全球洋中脊为例

 

 

李文昌研究员做大会报告: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与深部找矿突破

 

 

方小敏研究员做大会报告: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隆升与环境变化:进展与思考

 

 

香港大学张健博士做大会报告:华北中部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以恒山-五台-阜平为例

 

由于各分会场专题报告同时进行,所以不可能对每个专题会场进行一一详述,本人根据自身的学科,到第1和第11专题分会场(即“板块构造和全球动力学”和“地球深部构造、岩石流变学与构造模拟”两个专题)现场关注了相关报告。

 

330日下午“板块构造和全球动力学”分会场,许志琴院士因病未能到会场,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Timothy Kusky教授代替做了有关蛇绿岩的报告(英文),介绍了蛇绿岩概念的演变发展以及蛇绿岩的识别,并例举了部分争议话题。

 

Timothy Kusky介绍蛇绿岩概念的演化发展以及识别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多学科结合、验证问题。刘老师列举了硅化木的年轮来指示地块的扭转移动,以及三趾马来约束西藏高原的隆升等例子,强调了大地构造研究中综合多学科系统科学的方法。

 

刘本培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德威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地球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应用。介绍了地球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推广运用,强调了地球内部圈层,表层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相互作用发展。

 

 

李德威教授做专题报告

 

 

葛肖虹教授(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葛肖虹)的报告题目是:我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展望。对我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指导建议,比如通过多学科综合恢复我国各陆块在全球超大陆中的位置。

 

葛肖虹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天丰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主要特征”的专题报告,并在会场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赠送了万天丰教授新著的《中国大地构造学》(英文版《The Tecnonics of China》)中英文版图书两册。万天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大陆是一个由众多小地块所组成的复杂陆块,岩石圈构造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由37个以上的小地块所组成,地块拼合时期漫长,形成多个碰撞增生带;受周边板块多期汇聚、走滑或离散的影响;板内变形作用强、分布广,全球仅有;岩石圈内部多层滑脱;形成增厚的或正常的大陆岩石圈与陆壳洋幔型岩石圈。万天丰教授还对当前浮躁的学术风气进行了批判,指出“事实是不可修改的,观点是可以不断修正的”。

 

万天丰教授做专题报告: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昌前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滞留地幔深处的洋壳残片是伸展型岩浆活动的导火索。介绍了地球深部的滞留洋壳和地表浅部火山作用的联系。

 

马昌前教授做专题报告

 

 

331日上午“地球深部构造、岩石流变学与构造模拟”分会场,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研究员(科学网:2011中国十大杰出科技创新人物之一)做了题为“我国地球深部探测新进展”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SINOPROBEhttp://www.sinoprobe.org/)所取得的系列成果,高锐研究员也报告了相关的实验进展情况。

 

董树文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该分会场还有来自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老师随后对我国地球物理探测方面的其他成果进行了介绍。

 

 

331日下午“地球深部构造、岩石流变学与构造模拟”分会场,主要介绍了实验岩石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章军锋教授做了题为“华北克拉通下地壳麻粒岩流变学及变形显微构造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麻粒岩流变学对下地壳力学结构约束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何昌荣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热水条件下强烈速度弱化滑行行为的物理化学机制——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

 

 

何昌荣研究员做专题报告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周永胜研究员(科学网博客:http://youth2008.sciencenet.cn/u/gabbrozys/)做了题为“熔体对基性岩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岩石部分熔融实验的研究情况。

 

周永胜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杨晓松研究员做了题为“汶川地震断裂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启示”的专题报告,介绍了该研究小组通过对汶川地震大量断裂岩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来认识观测大地震。

 

杨晓松研究员做专题报告

 

 

该分会场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其他师生也报道了各自的实验岩石学研究进展。

 

331日展板成果展示本人未能一一去了解,在此无法一一介绍。

 

41日大会自由讨论中,与会人员围绕断裂机理研究气候—地表过程—构造-地球深部过程相互关系研究以及岩石流变学研究三个主题自由发言讨论(不过没有学生代表发言),总结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十大前沿问题:

 

1. 青藏高原生长的方式与过程

2. 中亚造山带的造山过程

3.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造山过程

4. 华南陆内变形或陆内造山过程及机制

5. 大陆岩石圈流变行为及其对大陆变形的制约

6. 构造过程对能源、资源的制约

7. 大陆构造与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的关系

8. 板块构造的起源及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

9. 叠合盆地多期盆-山耦合和盆-山转换过程

10. 构造与气候-地表过程的相互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天丰教授在讨论中批判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当前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够尊重,没有将前人的著作和思想进行透彻的理解认识;存在地球化学年代学测试结果的滥用;强调在大地构造学研究中要以事实为基础,做合理、有限的推论,再加以证明;强调了在地质学研究中的时空转换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教授在讨论中指出一个中国,一个CUG(没有cugbcugw)原则;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宋鸿林教授(曾师从著名地质学家大师Ramsay,编著《构造地质学》经典教材)在讨论中则指出工程地质学研究应用的重要性,继续发展地质力学和断层研究。

 

宋鸿林教授在讨论中讲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Timothy Kusky在发言中介绍了该小组今年将邀请国外著名地质学家来中国讲授相关专业和主题的短期课程(short courses),具体时间待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其他部分老师的发言在此不一一详述。

 

最后,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院士针对当前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在讨论中强调了六点:1,构造地质学研究要尊重构造地质学的基本规律,注重观测(不是观察,观测强调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统一。2,构造地质学依然要继续坚持为国家服务。3,转达了汪品先院士对我国海洋权益的担忧,强调加强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勘测计划(“入海”)的重要性,扭转我国在海洋权益保护方面的被动困难局面(请大家关注中国海权)。4,强调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中从浅部到深部的认识过程,认识浅部和深部的响应。5,培养地质学人才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国际化视野,扎实基础以及动手能力。6,高度重视野外观测(基础),加强实验和模拟研究(拓展理论),逐渐摆脱长期套用外国理论模式的弊端,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创新的基础是求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454-558543.html

上一篇:Si同位素研究不支持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地球模型(最新Science文章)
下一篇:研究焦点:美国黄石热点——到底是不是地幔柱?
收藏 IP: 59.71.212.*| 热度|

2 朱志敏 keluxun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