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seit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unyinzhou 讨论地球深部研究进展(SEDI)的纯科学博客

博文

最新一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发布“华北克拉通破坏”专辑

已有 8158 次阅读 2011-5-20 10:27 |个人分类:最新论文介绍|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华北克拉通破坏, 岩石圈减薄

最新一期《中国科学D·地球科学》发布“华北克拉通破坏”专辑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115162011415期)发布了一期“华北克拉通破坏”专辑,有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的总结,相关文章涉及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研究领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中国科学D辑编辑部专辑文章下载: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volumn/volumn_6189.shtml

 

583

朱日祥, 陈凌, 吴福元, 刘俊来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与机制

 

 

2011 Vol. 41 (5): 583-592 [摘要 [HTML 1KB] [PDF 630KB]

593

张长厚, 李程明, 邓洪菱, 刘阳, 刘磊, 魏波, 李寒滨, 刘孜

 

燕山-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收缩变形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2011 Vol. 41 (5): 593-617 [摘要]  [HTML 1KB] [PDF 2081KB]

618

刘俊来, 纪沫, 申亮, 关会梅, Gregory A DAVIS

 

辽东半岛早白垩世伸展构造组合、形成时代及区域构造内涵

 

 

2011 Vol. 41 (5): 618-637 [摘要]  [HTML 1KB] [PDF 2032KB]

638

林伟, 王清晨, 王军, 王非, 褚杨, 陈科

 

辽东半岛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地壳响应

 

 

2011 Vol. 41 (5): 638-653 [摘要]  [HTML 1KB] [PDF 2140KB]

654

熊小林, 刘星成, 朱志敏, 李元, 肖万生, 宋茂双, 张生, 吴金花

 

华北埃达克质岩与克拉通破坏: 实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依据

 

 

2011 Vol. 41 (5): 654-667 [摘要]  [HTML 1KB] [PDF 774KB]

668

李松林, 赖晓玲, 刘宝峰, 王志铄, 何加勇, 孙译

 

由诸城-宜川人工地震剖面反演结果看太行山两侧岩石圈结构的差异

 

 

2011 Vol. 41 (5): 668-677 [摘要]  [HTML 1KB] [PDF 1694KB]

678

许卫卫, 郑天愉, 赵亮

 

华北地区410 km间断面和660 km间断面结构克拉通活化的地幔动力学状态探测

 

 

2011 Vol. 41 (5): 678-685 [摘要]  [HTML 1KB] [PDF 657KB]

686

常利军, 王椿镛, 丁志峰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2011 Vol. 41 (5): 686-699 [摘要]  [HTML 1KB] [PDF 1722KB]

  

第一篇代表性的综述文章,值得阅读了解一下 (参考文献见各自原文)

 

题目: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与机制(朱日祥, 陈凌, 吴福元, 刘俊来)

 

摘要:华北是全球古老克拉通遭受破坏最明显和最典型的地区. 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计划以来, 通过不同学科间的有效交叉融合, 围绕该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和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诸多新认识.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壳与岩石圈厚度空间变化以及地球化学属性的异同显示, 华北克拉通破坏主要集中在东部, 而西部主要表现为克拉通的改造. 克拉通化之后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等特征表明, 克拉通破坏发生在中生代, 其峰期为125 Ma 左右. 通过对比发, 岩石圈减薄在全球其他克拉通中也多有发生, 但大多并不伴随克拉通的破坏; 只有当受到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强烈影响时, 克拉通破坏才有可能发生. 具体到华北地区, 在早白垩世全球地幔整体升温背景下,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幔对流系统失, 导致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 岩石圈拆沉或热-化学/机械侵蚀是地幔对流失稳所产生的不同表现形式.

 

文章亮点:(按图)

 

1 华北克拉通流动地震台阵分布

NCISP, 华北内部结构计划; DNCC, 华北克拉通破坏计划. 紫色三角表示观测尚未结束的流动地震台站

 

2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厚度等值线图

据文献[37~40]改编. 等值线上的数字表示岩石圈厚度值, 鄂尔多斯北部的虚线为根据文献[40]推测的结果

 

利用密集台阵资料获得的最新地震学成像结果显示[31~40], 华北克拉通现今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 克拉通东部普遍分布着薄的地壳(<35 km)和岩石圈(60~100 km), 其中地壳厚度横向变化不明显, 而岩石圈厚度则从东南边缘郯庐断裂带的60~70 km 向西北内部逐渐增加至90~100km. 与东部相比,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壳明显较厚,一般在4060 km范围变化, 且大多与地形起伏成镜像关系; -西部岩石圈厚度显示出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 即在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之下保留着约200km 的“厚岩石圈”, 而在环鄂尔多斯的新生代银川-河套和汾渭裂陷区则为约80 km 厚的“薄岩石圈”, 且横向变化大(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在克拉通东部与中部边界附近的显著变化, 与南北重力梯度带和地形的突然改变密切相关(2).

 

 

3 华北克拉通地幔过渡带结构

(a) 地幔过渡带厚度分布图[44]; 其中黄色圆圈代表地幔过渡带厚度和660 km 间断面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 (b) 沿37°N E-W P 波速度扰动剖面[46]; (c) 沿A-A′和B-B′剖面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岩石圈厚度的横向变化对比

 

通过分析研究密集流动地震台阵资料获得的华北克拉通地幔过渡带结构图像[42~45], 揭示了地幔过渡带的厚度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和中部边界附近发生显著变化, 与此相伴随的是地幔过渡带底部(~660 km 间断面)结构与物性的明显横向变化( 3(a)). 结合矿物物理实验研究[47~49], 华北克拉通东部较厚的地幔过渡带(>250km) 和中-西部偏薄的地幔过渡带(250 km)与区域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的高速(低温)太平洋俯冲板块滞留在中国东部地幔过渡带、其前缘未超过太行山一线的图像[46](3(b))相吻合, 并分别对应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整体破坏和中-西部局部岩石圈改造或减薄(2, 3(c)).华北克拉通东部和中-西部地幔过渡带厚度还有两方面的特征值得注意: 其一, 在岩石圈被整体破坏的东部和局部被改造或减薄的西部地区, 地幔过渡带厚度变化是不同的(3(a), (c)); 比如, 在中-西部岩石圈被减薄到约80 km 的汾渭裂陷和银川-河套裂陷区, 地幔过渡带也比较薄, 厚度大多在245 km 以下, 尤其是岩石圈相对更薄的银川-河套裂陷之下,地幔过渡带甚至不足240 km. 因此, 岩石圈被减薄的环鄂尔多斯裂陷区对应的是相对“薄的地幔过渡带”, 而岩石圈被整体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东部对应的是相对“厚的地幔过渡带”. 其二, 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和地幔过渡带厚度的横向变化幅度大致相当(都为30~40 km), 而中-西部岩石圈厚薄差异非常显著(>100 km, 2), 但地幔过渡带厚度变化则相对平缓(<15 km, 3(a), (c)). 这些差异特征进一步表明,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与东部经历的地幔动力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造成克拉通东部整体被破坏, 而中-西部仅仅是岩石圈的局部改造或减薄.

 

 

4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改造的地幔对流机制

 

在早白垩纪, 太平洋超级地幔柱的上升与特提斯洋关闭相关的地幔雪崩事件以及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事件等使太平洋板块俯冲加速, 并引起其俯冲方向和速率的显著改变[24,63,65~68]. 大洋板块的快速俯冲与白垩纪全球地幔的整体明显升温[69],增强了流体交代、熔融作用和岩浆活动, 触发了俯冲带及其邻近区域地幔流动非稳态的出现, 导致上覆岩石圈地幔弱化; 同时, 非稳态地幔流动进一步促使克拉通内力学薄弱带发生构造活化, 从而更有利于岩石圈的弱化和破坏(4). 上述作用必然造成岩石圈底部热-机械-化学侵蚀效率的显著提高, 并进一步加速重力失稳和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拆沉等克拉通不同破坏方式的发生.

 

 

结语: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华北克拉通破坏不是一个特殊的地质现象, 而是特定构造环境下大陆岩石圈演化的产物. 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意义, 不仅在于它的东部破坏程度明显超过世界上其他的克拉通[19], 成为古老克拉通遭受破坏的最典型地区[81],还在于它的中-西部岩石圈局部改造或减薄可能还反映了克拉通演化过程中另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和规律. 所以说, 华北克拉通破坏所蕴含的丰富地质内涵使它成为探索大陆动力学的极佳场所. 因此, 继续加强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 并将其置于全球构造背景下, 从区域差异性和共性角度进一步认识大陆的稳定与破坏以及大陆形成和演化规律, 是中国科学家能够为全球地球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突破口.

 

(更多内容请参考专辑原文,本文所有内容和图片来自该专辑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454-446090.html

上一篇:地球内核的熔融作用 Melting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下一篇:夏威夷与上地幔流变学【5-26 Nature最新文章】
收藏 IP: 133.71.61.*| 热度|

4 杨学祥 秦占杰 吴吉良 翟远征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