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地震预测探索之路的回顾与展望
牟雅元
回顾我们在地震预测探索中走过的路,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思路,深化探索;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展望未来,有利于我们坚定探索未知科学的信念。
众所周知,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周恩来总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希望能在你们这代人身上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指示下,在全球率先开始了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我们究竟取得了些什么进展?为什么还是预报不出来汶川、芦山地震?民众十分关注。
笔者认为,此间我们对地震“前兆”的监测大概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从1966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初级阶段
主要标志是:主体依靠传统地质学方法为指导,监测手段多以地质找矿仪器人工定点、定时观测为主,辅之以群测群防土法上马的人工观测土简仪器,动、植物宏观异常收集等。
2、八十年代到2010年左右的中级探索阶段
主要标志是:以传统地球物理及其勘探技术为指导,监测仪器由地震台站定点、定时人工观测向每天24小时自动化观测转变,部分如地形变类观测仪器开始引入洞室;进入本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上天”(卫星搭载仪器)、“入地”(部分监测仪器深入井下)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监测手段的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的观测精度和灵敏度,还逐步实现了网络智能化、数字化自动观测,部分前兆监测手段采样率达到了每分钟观测一个数。
可见,我们在地震监测预测探索实践中,无论从对“地震”的认知还是观测仪器的科学技术含量上还是有不小进步的,可为什么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对全球所有七级以上大震依然没能在震前有所“短临预测”?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我们所有试图监测地震前短临异常信息的仪器都不能尽可能地靠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地下数千米到上万米的浅源大地震震源,导致在远离震源、近于“地面”得到的观测自信中或多或少均存在诸多来自地面人类活动和仪器自身因素的干扰,加上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即使是监测到一些零星可能的异常信息,往往也是难以认定、“说不清楚”……
地震、尤其是破坏性地震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威胁实在是太大、太大,地震预测探索该不该坚持?如何坚持?诸如此类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科学家。
3、2011年以后的攻坚阶段
主要标志是:以震源物理研究为主体指导下的地震攻坚,2008年汶川8级地震后我国5000米以上超深井钻探成功,最近芦山7级大震后国家决定启动“入地工程”等等均是重要标志……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7274.shtm
我们应该有信心、有理由相信:随着不远将来多学科地震前兆监测仪器深入到地下上千米乃至万米级,能够最大限度过滤掉地面人类活动以及仪器本身对地下真实信息的干扰,智能化采数率越来越高之后,定能掌握地震发生的机理,认清“地震”真面目,从而实现较为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预报决不是梦!
在解决地震预测预报这个世界级科技难题上,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也一定会有最大的贡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