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
以“显微镜下看蝴蝶是否有颜色”为中心写作文。“一位老师让学生做实验,在显微镜下看蝴蝶,一开始都以为蝴蝶是有颜色的,但在显微镜下蝴蝶都是没颜色的”。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
安徽毕竟是中国科技大所在,出高考题都那么有水平。咱就按理科男的水平写一篇应试,看看能否考上科大老年班。
------
颜色与看
什么是颜色?根据光学的科普,物体的颜色是指它对白光的扭曲:物体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白光中的短波长(蓝/绿色),呈现蓝色是因为它吸收白光中的长波长。如果物体对所有波长吸收一致,那么它就是灰的。当然颜色也可以无中生有,从没有颜色的物体中造出来。比如把一块没有颜色的玻璃烧到摄氏几百度,就会呈现红色,因为热使它发出600到700毫微米波长的电磁波辐射。烧到温度更高辐射的波长更短,就会呈现橙黄色甚至蓝白色。另外一种无中生有制造颜色的办法是把不同波长的光折射或反射到不同的角度,这样从某个角度看就会呈现一种颜色。彩虹的颜色就是这样,从无色的水滴中产生。实验室里的干涉光栅也是这个原理。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看就像干涉光栅一样,虽然是无色透明的生物材料构成,却能把不同波长光线反射到不同角度。呈现出斑斓色彩。
颜色不是光,而是人类对光的主观定义,比如同一件裙子,可以定义成白色金色,也可以定义成蓝色黑色。我们很容易懂得,颜色和世间很多事物一样,是没有客观实物的。比如“高考” “作文”,“题目”都不是由物质建造成的。而只是我们的主观定义。蝴蝶也不是客观物质而只是个定义,这个稍微难懂点。虽然蝴蝶是由碳氢氧氮等物质按照基因的蓝图建造的,但是离开了任何一个具体的原子分子,蝴蝶还是蝴蝶。而一个分子却可以此时是露珠,彼时是蝴蝶。扩展开来,此时的你我,实际上是前几天的花卷,馒头变的。此时构成你我的物质,明天就可能留在厕所里。所以“你”“我”也只是主观的定义。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庄周梦蝶”的命题说明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不可能确切地区分 “我” 和 “蝴蝶”。
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 周年。惠眼发现爱因斯坦的“伯乐”叫马克斯普朗克,在1905年奠基了量子力学。而爱因斯坦把量子力学对颜色的解释庸俗化,并以此项工作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可是量子力学的真谛在于 “看”,我们不看,就没有颜色,没有物质,也没有这个物质世界。这看起来好像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却是被无数实验证明的科学真理。爱因斯坦倾毕生精力与其奋战,却在晚年彻底接受了量子力学。
这量子力学的真谛就是“测不准原理”。就是说我们在不看的时候,每个光子都是充满宇宙的电磁波。由于我们的看,光子定位到了太阳,定位到了蝴蝶翅膀,定位到了我们的眼睛,给我们带来五颜六色。
看也是个主观的定义。什么叫看?光线射进眼睛是看吗?不是。光线进入眼睛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电活动,把信息传给大脑视觉皮层。那么神经信息进入视觉皮层是看见了吗?不是。因为从信号传人视觉皮层到我们知觉上的“看见”,还需要大约500毫秒的时间。所以我们是用“心”在看,只有信息进入意识,才能算看见了。为什么我们这么扣什么叫“看见”,什么时候“看见”呢?因为量子力学说,我们看见的一刹那世界发生改变,光子由充满宇宙的波坍缩到一个无比精确的点。可是到底什么是看,什么时候光子会坍缩成物质?找遍大脑只有神经处理过程,没有信息进入意识的物质过程。干脆地说,物质的大脑中只有神经过程,没有意识。
那么什么是意识呢?不好意思,我现在答不上。意识的定义据说是现代科学的终点,也叫“意识的硬难题”。意识硬难题的一个表述方法是,“如果你能描述一个神经过程,并把它定义为意识,那么你说的那个过程就一定不是意识”。这话好像战国时候老子也讲过,叫做“道可道,非常道”。
看看百年来科学家都给我们新一代留下些什么货色,不是彻底的唯心论就是意识硬难题。这是现代科学前沿吗?这不是庄周,老子理论,贝克来主教的“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翻版吗?我们新一代物理学家不应该听他们忽悠。我们应该有信心大学一毕业就有新突破。我现在答不上的问题不代表永远答不上。科大,你准备好了吗?我来了。
阅卷老师对不起,备考的时候他们都说必要的时候可以飚英文,古汉语。我一激动就飚了句笛卡尔的拉丁文。为了平衡,我用中式英文结尾。We’re the young Chinese! We’re the new generation of physicists. We r’ coming to the world after the GAO KAO!
We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我们会给你们点颜色看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