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看到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一个观点,当今社会局部的风险正在下降,但整体风险却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生长。换句话说,就是眼前的小危机似乎解除了,不存在了,但在未知之处却在集聚这一个大的危机。按照这种思路审视期刊界,似乎也酝酿着一些未知的危机。
第一,市场化是悬在期刊人头上的一把利刃。 201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明确提出高校应取消学术期刊编辑部,并要求学术期刊编辑部市场化,在期刊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的调查,有95.8%的编辑部表示反对。后来该政策似乎也就不了了之了。
按照前面的理论,关于学术期刊市场化的“小危机”似乎解除了,但市场化的“大危机”却在持续发酵。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是各个行业不变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也不会例外。2012年那次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因为仍然是用传统的“计划”思维来推动市场化,同时也因为当时的市场环境还不是十分成熟。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的触角迟早会触及到学术期刊。这时,如果相关部门再用“市场”思维来推动学术期刊市场化呢,那编辑部还扛得住吗?从2012年至今,周围一些学术期刊在体制上已经陆续完成了企业化的改造,还有更多的学术期刊面对市场化的浪潮也在蠢蠢欲动。虽然这些转企的学术期刊就比例而言仍然不多,但较之五年前或许已大大提升,我不知道这五年有多少学术期刊转企完毕(欢迎各位老师提供相关数据),如果2012年的那个文件放在今天发布,还会有那么高的反对比例吗?所以,市场化仍然是悬在每一个期刊人头上的利刃。
第二,高科技是潜伏在黑暗中的怪兽
2016年3月,谷歌的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也因此进入了舆论的焦点。其实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已经默默发展了几十年,但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再如,这两年名头很大的AR/VR技术,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技术上就有了雏形,只不过这两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人们对它才开始了解。我曾听过一个对高科技很形象的比喻,说高科技就像一部远远驶来的地铁,老远就听见轰隆隆的声音,但却总也看不见,等他开到面前时它已呼啸而过、无法阻挡。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参考文献校对系统。。。。已经走入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这些或许也可以称为学术期刊人工智能的“雏形”。今后,编辑、校对、排版、制图。。。这些占据编辑们的日常工作是否也会由人工智能替代呢?当然,很多编辑都觉得这些工作不可能由机器取代。可是!如果可能呢?如果这种假设成为现实,那么,作为编辑,是否会失去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的职业生涯是否会戛然而止?大危机!
第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蠢蠢欲动的洪流
2016年,北京高校开始尝试取消高校“编制”,以便“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社会的角度,这是高校体制改革的一个“积极”信号,但是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前面提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高校学术期刊市场化的尝试没有继续,但如果高校人事制度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开始推动,那将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同时,作为“教辅人员”的期刊编辑在高校内部的地位肯定无法同那些“长江”、“杰青”、“优青”、“青拔”相提并论,就是与那些刚进校的博士、博士后们相比可能都略有不足,毕竟人家都有成为各种“人才”的潜力,而编辑们几乎永远不可能有这种机会。所以,人事制度出现变革时,期刊编辑肯定是首先被抛入市场旋涡的那批人。
第四,国际化是一片未知的蓝海
前两年,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两年,“一带一路”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也是这些政策的具体表现。同时,国外出版公司也在大步迈向中国期刊界,国际出版界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中国学术期刊的神经。可见,国际化将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中文学术期刊,必然面临语言、传统和习惯等等方面的挑战。
怎么办?
其实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全当抛砖引玉,算是提出一个问题。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期刊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