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zhaoHK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zhaoHKU

博文

学会写作,妙不可言

已有 1898 次阅读 2016-2-6 07:4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写作,维基百科中文:人类有意识地使用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意向。古代写作为主要为政治和国家服务,若不是这些永久性的记录,我们便不能领略到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随着当今网络的日新月异,写作已然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多元化,各种媒体平台的庞大信息量让人喘不过气来,如何从繁杂的信息量中高效寻找和吸收自己最需要的知识,变得急迫和必要,而学会写作在我看来就是唯一捷径,高质量和有深度输出的好处妙不可言。

首先,高质量的输出必然需要大量输入做保障。比如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思考和输出,那就不得不准备主题性阅读,了解这一主题的背景知识,进行概念的正确理解,思维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在输出过程中切入点的把控,有趣问题的提出,以及如何运用你的大量输入寻找到有利逻辑的论据作为支撑。这里的写作可以更好的理解为科学的写作,需要完整逻辑合理的架构,但是即便是小品文和散文,乃至于现代网络短文,也需要有输入作为支撑的干货,否则对于读者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和营养价值。

 

提及到这些网络写作,高质量的写作是传播和建立个人品牌很高效的方式,你的关注点,你所擅长的事物,以及你的思维模式都可以从文字里体现出来。甚至于借助这些文字,可以达到以文会友的效果,而且文字可以让你拥有一批很好的粉丝团,这些粉丝志同道合,长期的关注和透过文字对你的了解会产生看不见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在重要时刻甚至会和你同心协力的做好一件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可贵之处,因为它浓缩了人类最渴求也是最难以获得的智慧。

 

说到这种文字带来的品牌效应,以我的经历,关注的几位网络大咖都超过了五年,我关注的大咖数量不多但很聚焦。比如李笑来,刘未鹏,萧秋水,秋叶,战隼等。这些大咖不同于普通娱乐媒介,他们的文字有干货,有深度,且有完整的高质量作品输出,而这些作品不仅帮助他们获得了粉丝和更高的关注度,同时独特个人品牌和风格也获得了读者长期的信任感,而这种无形的信任,一旦稳定和长期形成之后,就会牢不可破,而这种坚实的信任又会反过来带给他们更多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李笑来开展的私募和风投,一大批会员和参与者都是自己的读者朋友,这种高质量的读者粉丝的加入,是其他一般团队的吸引力所达不到的。

 

在关注这些大咖作品的同时,自己也不能坐享其成,也要互动起来,积极行动和思考,写作无疑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方式,从切入点和问题的提出,收集素材,思考整理,反复修改,直至最后输出。重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整个过程,比如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了解你提出这个点的领域背景知识,然后在收集整理素材的时候,各种收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例如google搜索和evernote的素材保存与调取,还有在选取论据材料的过程中,如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如何能结合自身阅历和生活经历让故事讲述的更加吸引人。这些都是实在的功夫,容不得敷衍,但也是个有趣的学习过程。因为在每一次讲故事中,你在整理总结反省提升,在每一次作品完成之后,你都会离内心更近一点,也更有动力的去思考和准备下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用心程度和本身凝聚的价值,必然会让它达到相应甚至更大的传播力度。

 

这就是写作带来的又一个好处,个人品牌随着高质量的文字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的被放大,借助网络热度,会带给自己更多的物质价值。而这种价值在只有纸媒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比如很多名人,现在进驻公开课,在行,知乎等一些知名媒介,去传播自己,在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会形成良性的正反馈体系。

 

而这种正反馈会激发出个人更大的输出潜力,更多的求知欲,会加大输入,提升输出质量,广泛涉猎的同时懂得更要聚焦自己的专业强势点,于是个人品牌得到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粉丝经济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与传播度。而这种传播度也更加激发了社会竞争和更多产业的加入,这样专业度的大幅提升,交流壁垒的破除为更高效率更多成果的产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你看,写作的好处不言自明,一个多么诱人庞大的正性循环,对于个人,朋友,社会都有着巨大的效益和价值,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自我的不断提升,因为归根结底,只有自己真正享受写作的过程,享受日常的所思所想,才能用心提炼生活和内心的精华,才能形成干货,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和被关注度。说到这里,不只是写作,做任何事的本质不都是这样吗?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就是大道至简,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拥有其它一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3372-954773.html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在科研方面的一点随想
下一篇:学会写作,妙不可言
收藏 IP: 192.0.1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