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卡夫卡式社会及其破局之路

已有 9557 次阅读 2023-12-7 22:0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213899_1.jpg

最近微信上有一个词很火热:卡夫卡式社会,其所表达的内容我高度认同,早些年曾写过类似的句子,现在把卡夫卡式社会的大概意思介绍一下(摘自网络):

卡夫卡式社会的特征:人们不得不在无论多么离奇、荒谬或不合逻辑的规则下生存,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遵守这些规则,因为违背它们往往会导致即时的惩罚,而遵守它们则可能在未来不可预见的时刻带来代价。这种不确定性、荒谬和矛盾使得人们像卡夫卡笔下的角色一样,在绝望和幻想之间徘徊。其荒谬性体现在:规则和体制经常违背常识和人性。虽然这些规则可能是扭曲的、荒谬的,甚至是虚构的,但人们却不得不遵守它。【本段文字来自网络,对原文稍微修改一下句式,使之流畅一些】

显然这是中国读者在读卡夫卡作品时构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契合了当下的很多无奈与无助。每天愈发增多的无意义忙碌,很多是荒谬的规则与指令带来的,情形越糟糕忙碌越厉害,忙碌越厉害,情形越糟糕,整个系统不可救药地走入一个死胡同,无人可逃。问题是破局之路在哪儿?

笔者早些年曾写过一段文字,大体的意思是:一个系统越是刚性,其构成结构就越是缺乏弹性,从而导致系统失能。换言之,一个系统的崩溃是从构成之子系统出现全部或者部分丧失纠偏能力开始的,如果每个层级都能拥有自己的弹性并拥有阻击错误的能力,那么整个系统就不会崩溃,反之,则必定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如何保护纠错能力就变成系统最难以处理的问题。计划经济为什么干不过市场经济,原因就在于构成市场的各主体会主动阻击错误,并调整自己的行为,相反计划经济的刚性,导致系统严重缺乏弹性,故而在计划经济的系统里自我拯救几乎是不可能的。相信经过那段生活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这两年全社会都在呼吁不折腾,给市场松绑,其内在道理是一样的。大到国家,中到单位,小到家庭,给每个主体更多的自由空间,不去过多干扰,那么系统会自动调整自己,并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这有些类似于老子的无为而治。

关于卡夫卡值得介绍几句:

Franz Kafka, (born July 3, 1883, Prague, Bohemia, Austria-Hungary—died June 3, 1924, Kierling, near Vienna, Austria), Czech writer who wrote in German. Born into a middle-class Jewish family, he earned a doctorate and then worked successfully but unhappily at a government insurance office from 1907 until he was forced by a case of tuberculosis to retire in 1922. The disease caused his death two years later. Hypersensitive and neurotic, he reluctantly published only a few works in his lifetime, including the symbolic story The Metamorphosis (1915), the allegorical fantasy In the Penal Colony (1919), and the story collection A Country Doctor (1919). His unfinished novels The Trial (1925), The Castle (1926), and Amerika (1927), published posthumously against Kafka’s wishes, express the anxieties and alienation of 20th-century humanity. His visionary tales, with their inscrutable mixture of the normal and the fantastic, have provoked a wealth of interpretations. Kafka’s posthumous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have been enormous, and h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 Europea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大意是说:弗朗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的布拉格,1924年6月3日去世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基灵),捷克作家,用德语写作。他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从1907年起在政府保险办公室成功但不快乐地工作,直到1922年因肺结核被迫退休。两年后,这种疾病导致了他的死亡。他敏感而神经质,一生只出版了几部作品,包括象征性故事《变形记》(1915年)、寓言式幻想《在流放地》(1919年)和故事集《乡村医生》(1919)。他未完成的小说《审判》(1925年)、《城堡》(1926年)和《阿梅里卡》(1927年)违背卡夫卡的意愿在死后出版,表达了20世纪人类的焦虑和疏离。他富有远见的故事,以其不可思议的正常和奇妙的混合,引发了丰富的解读。卡夫卡死后的声誉和影响是巨大的,他被认为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很遗憾,很早就知道作家卡夫卡,但是记忆中好像没有看过他的作品,未来要补上。今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记录一笔。

D869_24_603_1200.jpg

2023-12-7夜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412902.html

上一篇: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
下一篇:交大第十九届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
收藏 IP: 101.80.158.*| 热度|

10 宁利中 武夷山 谌群芳 周忠浩 郑永军 王成玉 崔锦华 孙颉 王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