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普及成效的“三度”评价与长尾效应
李侠
科学普及搞了这么多年,成效到底如何?这样的信息很难获得,为此,我们需要对科学普及活动的成效提出一套简洁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科学普及架构中存在的先天性问题,并促使其提高效率,真正让科学知识提升民众的认知与社会福祉的目的,而不是流于形式。
科学普及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可以把这个系统简单分解为四部分:管理者、科学传播者、传播载体与受众。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社会系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与诉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科学普及的成效大打折扣。在科普的这个发展链条上,如果我们把传播载体定位为企业,按照市场模式运行的话,那么解决起来相对简单,只要有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并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即可。管理者本着简政放权的理念,制定好规则,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少参与具体事务,那么,影响科学普及成效的核心问题就集中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因此,成效的考核应该集中在这两个环节上。
当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存在三种不对称:首先,生产端,现行的科研考评体制,科学普及的工作得不到合理的承认与收益,所以,在时间的硬性约束下,科技工作者不愿意花时间从事这项工作;其次,受众端,由于存在知识梯度,受众与传播者的需求偏好不一致,导致传播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受众的需求不匹配,从而受众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第三,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处于总体性的失联状态。受众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向谁请教,传播者不知自己要向谁传播,以及如何传播(内容要转译到什么程度才合适)?整个传播范围边界处于严重模糊状态。上述三种情况,基本上就是以往的科学普及效果不理想的结构性原因所在。为此,我们提出科学普及成效测评的“三度”评价标准。
所谓三度是指:问题的聚焦度、内容的浓度、受众选择的精准度。由于科学问题五花八门,而受众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完全满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政府推动的科学普及更是限于资源与人力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与其采取喷洒胡椒面式的科普,还不如集中力量一次就做好几件高品质的科普工作。此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明确受众的需求偏好排序,通过调查把受众最需要的内容挑选出来,然后组织力量按照重要性程度挑选出几个科普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推出1-2个引导性前沿科普话题,这样既能够保证科普产品的供给有明确的需求对象,又能有针对性的挑选最好的相关专家完成这项工作。也许,重要的是问题聚焦能最大限度上保证提供的科普工作是高品质的。
内容的浓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所传播的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就满足了对于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不同层次受众的多层次需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实:信息的高饱和状态,对于受众的信息接收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我们以往的科学普及,往往浅尝辄止,真正感兴趣者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信息,随大流者则处于水过地皮湿的状态。问题聚焦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有限资源下,充分满足科普内容足够的深度与广度,使一个选定的主题被许多专业人士充分讨论,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科普受众的需求,也能保证内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传播的扩散效应得以扩大化,同时,给那些真正得爱好者提供进一步探索的广泛空间。
受众选择的精准度。在科学普及的传统观念里,管理者总是武断地认为科学普及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民众。这个说法仅具有理论上可能性。世界上任何观念或者真理都不会被当时的所有人完全接受,真正接受新理论、新观念的永远是人群中那些有需要的热爱者与随大流者。因此,全普及与全覆盖是科普推广中存在的一个僵化教条与神话。受众选择越精准,科学普及的效果越好,反之亦然。现在大数据与云计算如此发达,各类群体的偏好很容易挖掘出来,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科普产品。我们曾提出一个假设:科普知识的扩散会在消费市场上形成明显的长尾效应(Long Tail Effect),即存在于各主流偏好之外的诸多小群体,会被吸引到科普中来,那个长尾会促使无数潜在的边缘群体的知识提升。一旦那些散落在知识长尾中的受众的水平得以提升,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改善所具有的价值也许超过一所大学的价值,这才是科普事业的迷人之处。
在科学普及的培养期,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于支付能力不足,而受众又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知识需求,政府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毕竟为社会提供知识类的公共物品,也是政府的职责所系。不要把这个行为短视地认为是赔本的行为,要知道,国民科学素养提高了,社会治理成本将随之降低,而且受众一旦掌握知识,其涌现出的创新能力也会提升社会福祉。当这些主要受众群体的目标实现了,对于那些小众的量小面窄的科普内容,由于存在刚需,这部分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
回到全国科技周活动话题,我们希望该活动能够目标高度聚焦,有针对性的选择专家,保证相关科普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选准一个特定目标群体,等活动结束后,留下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说不定哪一天就启发或影响了某个人。同时,为了保持科普热度的持久性,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设立几个相关科研项目,让这些内容在这一年内持续保持必要的浓度,假以时日,这些努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点滴知识积累在时间的放大作用下,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否则每年五月的科技活动周如同过客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留下任何可资纪念的产品。回顾一下过去的16届科技活动周,我们留下多少能让人记住的作品?又培养了多少人才?这是一个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科学普及也无法绕过时代的门槛,科普的“三度”评价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最好尊重。推出高质量的科普成果就是延长长尾效应的最佳举措,如果一味坚持落后的科普运作模式,人们是可以选择用脚投票的。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应张老师之邀写于五月,刚刚得知,发在《中国科学报》2017-6-2的A3版,合作愉快!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