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头结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tdogqsl

博文

[转载]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

已有 5981 次阅读 2009-9-24 11:55 |个人分类:科研之路|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

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720

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邹广天教授讲座摘录

 

 

同济大学举行的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会议以“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与创造”为主题,同时还设了五个分会场进行细分主题讨论,内容分别为和谐城市与人居环境、区域政策与城乡管理、文化遗产与建筑保护、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建筑规划与防灾。

这次会议面向全国各高校建筑、规划领域的在读博士研究生,还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建筑师与规划师与会作报告和指导,一起探讨建筑、城市规划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会议为参与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和交流平台,同时创造了良好的与其他学者交流的机会。

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专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邹广天教授讲座“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博士生培养”;地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B楼钟庭,时间:2008.10.14上午

  1. 创新的定义与性质

(1)创新学对创新的定义:"首次进行的有价值的活动及其成果。"

(2)创新的主要性质:首创性--只承认第一;价值性--必须推动某一方面的进步。

(3)创新的其它性质:时效性;过程性;地域性;系统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风险性。

2. 创新的类型

(1)主要类型:渐进式创新与飞跃式创新;单一式创新与综合式创新。

(2)其它类型:原始创新(源头创新)与模变创新(在模仿中求变化形成创新);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中外、师生、机构、个人............

3."创新意识和思维--灵魂"(哈工大杜善义院士)

(1)总结前人的工作:继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扬--提出和凝炼问题--解决--创新。

(2)前人未发现或未解决--原创

(3)前人"解决" --错误(日心说和地心说)

(4)前人未彻底解决--完善(超声速问题、稳定问题)

(5)前人解决--新理论和新方法(大量)

4. 创新点?

我国高校普遍要求每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都要有创新,有的学校要求要有3~5个创新点。那么,什么是创新点?创新点出在哪些方面?

5.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的15种类型

美国的菲利普斯教授把博士生论文的"独创性贡献"--创新,归纳为十五种类型。

1)第一次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把新信息的主要部分记录下来,这可以称为"发现"

2)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的独创性前进)

3)进行导师设计的独创性工作(导师提出了可能做出"独创性"成果的方向)

4)在并非独创性的科研工作中,提出一个独创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

5)含有其他研究生提出的独创性的观点、方法和解释(几乎是同时提出)

6)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独创性(方法、途径等)

7)在进行前人尚未作过的实证性研究工作(对前人提出的假设的实证性研究,或新的实证性方法)

8)首次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首次相关性研究,同样是独创性成果)

9)使用已有的材料作出新的解释(对前人发现的现象、试验结果做出新的解释)

10)在本国首次作出他人曾在其他国家得出的实验结果(被封锁的实验方法、科研成果)

11)将某一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

12)为一个老的研究问题提供新证据

13)应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研究方法的创新)

14)注视本学科中他人尚未涉及的新的研究领域

15)以一种前人没有使用过的方式提供知识

这十五种类型的创新方式可以指导或启发我们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思考学位论文的创新问题,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累知识,不断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创新。

6.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八个要素(彭永臻)

1进入学术前沿:暑期学校、访学、精品课程、信息平台

2掌握研究方法:分析建模、实验、计算

3形成创新意识:原始创新、步进创新、借鉴创新

4形成激励环境:创新团队、创新网站、开放实验室、创新基地

5处于高激发态:激烈讨论

6进入专注思维:静思、开窍、天马行空、豁然开朗

7演绎推广交流:逻辑推理、跨学科交流,成果伸张

8总结凝聚升华:清晰表达、知识产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650-257530.html

上一篇:贝叶斯网络“解去”(explaining away)
下一篇:易经
收藏 IP: .*| 热度|

3 孙学军 唐常杰 zhj71626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