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后至文革中前期出生的知识分子(1950—1970)
在上一篇博文里,我撰文分析了科学网上建国前出生的知识分子,并选取武际可老师、李维音老师作为样本进行剖析,在这一篇博文里,我继续对科学网上建国后至文革中前期出生的知识分子进行分析。严格来说,以1950—1970这20年的时间跨度来解读一代人,肯定不够准确,毕竟20年时间差不多相当于两代人。试想,一个1950年出生的人和一个1970年出生的人所面临的时代境况肯定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说,我的这个分类法并不科学。好在我只是就知识分子的全貌进行一番概括,也只是一篇博文,不是学术文章,所以,请科学网诸君多多加以理解。我深知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我也深知在科学和真理的道路上我还走的太少,但是,请理解我的一番苦心,至少理解我码字思考的痛苦。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要承担对于家庭的责任,在时代的洪流里也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请原谅我不能自由的言说,毕竟,自由也是有边界和限度。也请原谅我思考的不足甚至缺陷,重要的是,我还在思考,如果人类停止了思考,那和猪又有什么区别呐?所以,没有关系,不管您认可还是不认可我的观点,咱们上路吧!
在科学网上,建国后至文革中前期出生的知识分子是无可争议的主流群体。这一批知识分子,是“大炼钢铁”、消灭“四害”的积极参与者,是“3年自然灾害”中食不果腹的亲身经历者,在文化大革命中当过红卫兵小将,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迷惘,体会过“金榜题名”的狂喜,感受过初次走出国门“天上一日,人间百年”的强烈对比……。这是怎样的一代人?该怎样去界定这一代人?老三届?红卫兵?知青?80年代大学生?海龟……我的父亲也是属于这一代人,当我在绞尽脑计,努力想刻画科学网这一部分知识分子整体形象的时候,我回想父亲的一生,感慨万千,也许,定义他们为“劫后余生”的一代人比较合适吧!是的,相比太多的人,科学网上的这一批知识分子是幸运的,时代并没有给你们太多的机会,但是你们都是幸运儿,你们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你们改变了自身的命运,相比较同时代的许多人的命运,难道你们不是幸运儿吗?难道你们不是“劫后余生”吗?
科学网上的这一代知识分子,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1、接受正统的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经历巨大的转变
这一代知识分子,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他们人生的前半段,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国家在青少年儿童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一批儿童,被誉为祖国的花朵。少先队,共青团,少年宫,“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好……”的歌声是他们共同的记忆,在他们人生的最初几年,他们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没有后来愈演愈烈的政治运动,如果没有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也许这一批儿童一生的命运都会不同,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科学网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行和思想也受到那个时代深深的影响。在那个“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们的话语体系和生活经验里,政治就是一切,政治是无往而不在的。可以说,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每一寸皮肤和汗毛上,都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属于人民的一部分,要经受多少的白眼和谩骂?要饱受多少屈辱和不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是那么全心全意的热爱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时刻做一个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解放全人类。可是,为什么还要在儿童中间划分谁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谁又是反动阶级的孝子贤孙呐?今天,你还是革命阵营的一部分,明天,你就成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了必须打到的对象。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他们幼小的心灵要反复遭受这些政治运动的折磨,他们纯洁的心灵被一次一次的打击,让他们无法相信什么是正确的,什么又是错误的,当他们心中的偶像和社会理想次第坍塌以后,当他们连明天向何处去都无法把握以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在云南的橡胶林里、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开始思考自身的命运,我究竟该怎么办?我又能怎么办?人的权利意识在他们身上复苏了,自我意识觉醒了,这是付出多么惨痛代价才能领悟到的啊!
也许,科学网上的这一批知识分子选取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文社科的东西,还是敬而远之好些,别惹火烧身。科学网上建国后至文革中前期出生的知识分子回忆这段岁月的博文,即使不算汗牛充栋,至少也是信手拈来,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2、强烈的求知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春江水暖鸭先知,1976年4月5日天安门的群众运动宣判了文化大革命的死刑,邓小平在千呼万唤中走向历史的中央,一个时代开始了。1977年,是科学网这一批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开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高考犹如一声惊雷响彻神州大地。那些本已经对生活绝望的知识分子们,犹如快要溺死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从田间、从工厂,从一切可能的地方,费劲千辛万苦挤过独木桥,叩开象牙塔的大门,从此改写一生的命运。
科学网有过这种经历的知识分子太多太多,孟津老师、吕乃基老师都写过关于1977年恢复高考回忆的博文,无论他们以什么样的笔调回忆那段岁月,我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种厚重,那种无言的叹息。相比较整个时代的洪流来说,个人真的太渺小了,许多人的一生,就像空中漫天飞舞的雪花,还没落到大地就已经融化。知青文化代表人物梁晓声、邓贤作品:《今夜有暴风雨》、《这是一篇神奇的土地》、《中国知青梦》铭刻了那个时代知青群体的集体记忆,这就是知识分子的价值所在,他们记录历史,警示后人。
科学网上的这一批知识分子,虽然自身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但是他们来不及抱怨,没有纠缠,没有颓废,他们心中依然残存理想信念和些许激情,那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改变自身的命运,为建设富强文明的中国而努力(当然,也有人不这么想,但至少前半句是绝对正确的)。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食粮。这一批知识分子,有过人生的迷惘,有过委屈,有过怀疑,但是他们的心还没有冷,热血还能沸腾,他们经历过绝望,所以更懂得什么是希望,他们深入过农村,所以才更懂得什么是中国。1984年,天安门前大学生游行队伍打出的横幅“小平您好”浓缩了几乎整个80年代的画面,女排五连冠后因为充斥民族自豪感而上街游行的大学生们,象征着那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80年代,对于全民族,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值得缅怀的黄金年代。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复苏,权利观念开始初步构建,我个人虽然不太认同80年代有过比较彻底的思想启蒙这种说法,但是我喜欢的许多诗人,作家确实生活在那个年代。比如,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材、周游世界……”的诗人海子,都说诗人海子在山海关的卧轨,象征着80年代的终结,我也经常思考,当一个时代都容不下诗人的栖息之地,我们民族又该何去何从?我记得科学网上有一个叫关燕清的博主,写下的文字非常的优美,如今她也许久不写博文了,是倦怠了吗?是麻木了吗?当看到许多我喜欢的人离开科学网,告别科学网的时候,我也禁不住想,那么多比你优秀的人都离开了,你还有在这里的必要吗?
3、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
改革开放的洪流席卷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科学网上这一批的知识分子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黄金岁月。终于,可以开眼看世界了,终于,封闭的中国重新对外开放了。
我最尊敬的李小文老师,正是科学网这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李小文的博文产量太大,我没有找到他详细介绍自己出国留学经历的博文,但是不难想象,当李小文登上飞向美利坚合众国的航班,踏上异族土地,感受异国科学文化的那一刻,不知道他心中是否五味杂成?是啊!30多年前,那一批怀着建设新中国,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接受西方教育的各类知识分子,你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学习到什么?体会到什么?你们怀着一腔的热血回到祖国这片热土,你们又奉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后人又在纪念你们什么?我不知道李小文老师作何感想,但是我百分之百的肯定,李小文老师心中装着中国,装着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最尊敬的李小文老师,从来不会因为看过了黑暗,就体会不到什么光明,从来,就把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僚,学霸和普通的知识分子,劳动人民区别对待!李小文老师,虽然您远在天国,我还是要对您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敬您!您是真正知识分子的楷模!
孟津老师是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终身研究员,在科学网这个江湖,隐隐有着中神通王重阳的味道。孟津老师的每一篇博文,基本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人生的哲理以及对于生命的思考。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孟津老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毋庸置疑,最难能可贵的是,孟津老师从不卖弄学术,也极少涉及科学网的纷争,他就像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当江湖恩怨纠缠不清的时候,才会不经意间展现一下绝技,站在另外一个层面提出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孟津老师,是活出了境界,大道无形、返璞归真。知识分子的人类关怀,孟津老师当之无愧。
我选取李小文和孟津作为科学网这一批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知识分子的代表,并不仅仅是局限在他们的学术成就上,而是更多的强调他们作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人生的看法和高度。这一批知识分子,经历过苦难,有过对比,才能真正的深入思考自我的价值以及中国的命运。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自我的觉醒是第一步,在文化大革命中尊严被践踏的臭老九们,只有重新懂得追求自我的价值,个人的独立,才可能走出书斋,影响社会。科学网上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研究自然科学,但是许多人并没有停止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