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下旬,浙江《钱江晚报》一篇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一位从教30年的教师这样说:“刚开始很震惊,现在听得多了竟然麻木了,连身边的熟人离开也觉得正常。” 有数据显示,放暑假前,杭州某城区教育局专门对区内教师辞职现象进行摸底。该区2014年辞职的教师有38人,2015年有36人,2016年有60人。虽然不至于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但短短三年,辞职教师人数几乎增加一倍,的确令人堪忧。
收入低,压力大,杂事多,人累心累,是中学公办教师辞职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老师辞职后的去向,要么是培训机构,要么是甚至待遇更好的公办或民办学校。
那么,中学教师的辞职潮,是否会扩散到面临着去编制改革前沿的高校呢?
不可否认,高校教师也面临着公办中学教师同样的问题。收入低,本质原因在于公办教师是纳入国家财政饭的体制内人员,工资高低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由于总体基数巨大,加之要考虑到与行政机关、科研、文体、卫生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平衡,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高。压力大,源于日渐恶化的学风与不断升级的科研绩效考核标准。至于杂事多,主要与行政化体制下各种无厘头的学习与繁琐复杂表格的填写有关。
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高校教师都不是一个可以迅速暴富的高收入群体。如果单从快速致富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后马上过上体面生活人群,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智商超高,从事的是烧脑细胞的高端金融、IT职业或是成为戴帽子工程设计人才;吃苦精神超强,可以在喜马拉雅之偏僻地域进行长时间高强度野外作业,月薪数万元的工作;遗传基因优良,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头前的大路父辈早已铺平,顺风顺水地大胆往前走即是;颜值超高,亮瞎眼的小鲜肉、绝顶美女,可以通过钓金龟婿、娶富家女的婚姻彻底改变命运。如果以此标准评价,高校绝大数教师的生活只能用平平淡淡才是真来描述。
欧美国家大学教师的收入在社会各阶层中虽然并不高,但属于生活有保障、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与欧美国家不同,在资产价格急速膨胀、金钱价值观至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高校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养老保险并轨、事业编制取消,无论改革的初衷是多么美好,事实上是较大幅度地降低了高校教师本就不高的待遇,这种大尺度的的改革是否会成为引发高校教师辞职潮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而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整体教学质量的变化,是有关部门领导需要关心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