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xianmen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oxianmenlian

博文

《可用性工程》阅读笔记3

已有 2790 次阅读 2012-11-14 17:15 |个人分类:可用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可用性工程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模型中的阶段 
 
1、了解用户 
 
   当考虑用户的时候,我们应当牢记,除了坐在键盘前面的人之外,用户还包括安装人员、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支持人员。“用户”这个概念应当是指其工作以某种方式受到产品影响的所有人,包括系统最终产品或输出的用户,即使他们根本没有直接看到屏幕。 
 
   a、个体用户特征 
 
   了解用户的工作经历、教育程度、年龄、计算机使用经验等情况,还需要了解用户的阅读和语言技能水平。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市场研究,或者来自任务分析时可能进行的观察性研究,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来直接搜集这种信息。 
 
   b、用户当前的任务和需要的任务 
 
   任务分析,应该研究用户的最终目标,还要研究他们目前是怎样执行任务的,他们的信息需求,以及他们怎样处理异常或紧急情况。 
 
   c、功能性分析 
 
   不仅仅分析用户当前执行任务的方式,还应当分析任务底层功能上的原因:真正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或应当改变的表面过程。 
 
   d、用户及其工作的演变 
 
   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总是会发现新的使用方式。 
 
2、竞争性分析 
 
   原型是可用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产品或同类竞争产品,则是可以得到的我们自己产品的最好原型。需要注意的是,竞争性分析并不意味着可以剽窃别人拥有版权的用户界面设计。我们希望通过分析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弱点,能够比以前的设计做得更好。 
 
3、确立可用性目标 
 
   在一个特定项目中,可用性的所有方面并非都具有同样的权重,所以,必须根据对用户和任务的分析来明确他们的优先级。对于不同的可用性属性,可以通过可度量的方式来表达和使其可操作化。 
 
   a、经济影响分析 
 
4、并行设计 
 
   即由几个不同的设计人员来进行初步设计,目标是为了产生尽可能大的多样性。然后再对确定的设计方案做进一步的开发。并行设计的一种变形为多样化并行设计,即让不同的设计人员侧重于不同的设计问题。并行设计是一种探索设计空间的非常经济的方法,因为对大多数设计构思都不需要费力去实现就可以排除。 
 
5、参与型设计 
 
   用户经常会提出一些开发人员做梦都不会想到的问题,在开发人员的任务模型与用户的实际任务不相匹配的时候尤其如此。因此,应当通过设计人员和用户的定期会议,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 
 
   对于较大型的开发项目,应当注意定期更新参与项目的用户代表,因为一个参与过太多设计会议的用户代表,将会受到开发人员思维方式的浸染,倾向于接受那些有问题的设计部分所做的解释。 
 
6、整体界面的协同设计 
 
   一致性是最重要的可用性特征之一。一致性应当应用于构成整体用户界面的各个不同媒体,包括应用程序的屏幕界面、文档资料、联系帮助系统、辅导课程。为了实现整体界面的一致性,每个开发项目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权威,来对界面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除了正规的协调活动,在开发部门内应当就建立什么样的用户界面达成共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来提高一致性,如共享程序代码或采用具有约束作用的开发环境。 
 
7、指南应用和经验性分析 
 
   通常可以依赖国际用户界面研究与开发届所提供的通用指南,它们或者是以论文形式发表,或者是以较全面的指南报告形式发表。 
 
8、原型 
 
   原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时间和成本来开发那种可供真正用户进行测试的东西。这种节省只能通过设法降低原型相对于完整系统的完善程度来获得,或者是减少原型的功能数,或者是降低功能水平,这样让系统看起来是能工作,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做什么事情。 
 
9、实验性测试 
 
   即界面评估,采用合理的可用性工程方法来评估用户界面。严重性评价。 
 
10、反复设计 
 
   a、捕捉设计原理 
 
   把用户界面设计背后的道理加以明确的记载,以便于今后参考。因为经常要对界面进行修改,所以最好能了解原始设计方案的基本道理,从而不会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损害重要的可用性原理。 
 
11、从现场使用中搜集反馈 
 
   在产品发布以后,可用性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搜集可用性数据,以用于下个版本和今后新产品的开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91354-632536.html

上一篇:《可用性工程》阅读笔记2
下一篇:《可用性工程》阅读笔记4
收藏 IP: 125.71.2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