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天序,人循序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782219 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会友

博文

新中国“海洋成就奖”评选

已有 6989 次阅读 2009-12-18 20:3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海洋, 评选, 成就, 新中国


【科苑纪事】

    新中国“海洋成就奖”评选 

            中图分类号K206N09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3096201001

 

2009年,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为挖掘出新中国海洋事业60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转折性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重大性、突出性事迹的人物,以生动、系统地展现建国60年来海洋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海洋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了“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外交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总参、海军、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等中央涉海部门和单位以及沿海省市分别推荐,经过广泛征集和中国广播网、新浪网的宣传推介,结合网民投票结果由专家评选产生。

经过两个月的评选,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事件”和“十大海洋人物”最终选出。2009718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以“海洋中国60年”为主题的2009年全国海洋宣传日开幕式上,隆重揭晓。

开幕式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主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华华,珠海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甘霖,欧盟海洋与渔业总司国际事务与市场司司长皮埃尔·阿米尔哈特,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分别致辞。

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事件”为: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国家海洋局成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中国首征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国建立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中国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2006南海国际大救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人物”为: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赫崇本,海洋农牧化的实践者曾呈奎,国家海洋局第一任局长齐勇,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奠基者秦文彩,新中国航海家贝汉廷,“南沙守礁第一人”龚允冲,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国际大法官倪征yu(左日右奥),“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海上救助斗士潘伟

新中国“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是中国海洋界的大盛事,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海洋“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是对国家60年海洋事业最概括最简明的总结,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国家、网民、专家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十大海洋人物”中,海洋科学家占比例最大,这表明国家、网民、专家对海洋科学的特别重视。      

 

一、新中国“十大海洋事件”

 

1.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

1957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海军、水产部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在渤海海峡进行了第一次同步观测。随后,又在渤海和北黄海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同步观测。

19581960年开展的 “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以及2003年开始实施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为摸清中国海洋“家底”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

2.国家海洋局成立

19635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志平与其他几位组长,组织全国29位海洋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19642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由海军代管。同年722,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24次常委会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1031,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通过:任命齐勇同志为国家海洋局局长。

经过45年的发展壮大,中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中国的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学研究和公益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3.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

198221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石油开发从陆地走向海洋。21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就向11个国家的41家物探公司发出了招标通知书,以超常规的态势拉开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合作的序幕。当年在琼东南坳陷西部合同区发现了日产天然气高达120万立方米的崖城13-1大气田。自营勘探在辽东湾发现了锦州20-2凝析气田;时隔不到一年,南海西部——乌石16-1-5探井测试成功。

 19866月,在渤海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地质储量超亿吨的海上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

 由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在短短的几年间的开发就步入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全新境界。30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公司签订了近200个石油合同,中国海油从油气产量仅为9万吨的小公司嬗变为总资产突破4 000亿元、油气产量突破4 000万吨、利润超过67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4.中国首征南极建成长城站

1984年,由国家海洋局远洋科学调查船 “向阳红10号与海军工程救助船 “J12l”号共同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远征南极考察建站。19841226在南极建成中国第一个科考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随后,1985220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1989226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2004728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2009127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

5.中国建立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

1987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决议要求,19888月中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上建设了一座现代化海洋观测站。该站是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业务化管理、海军实施安全保障的一个海洋环境数据国际测报网点。

 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不仅对研究太平洋海平面的变化规律、热带海洋水文气象及南海台风、地理环境变化和防灾减灾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于和平开发利用南海海洋资源、推动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

国际海底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1982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宣布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19831990年,国家海洋局和地质矿产部组织进行了9个航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调查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圈出远景矿区30多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申请矿区登记奠定了基础。

 19908月中国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名义向联合国申请登记。199135,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批准了中国位于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1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开辟区。

199910月为止,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10个航次的海上勘探工作,并结合岸上研究成果从开辟区优选出7.5万平方公里矿区,在当前预期的回采率条件下,可满足矿区内年产300万吨多金属结核、开采20年的资源需求。

 20015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以合同形式确定了中国对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拥有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拓展了中国战略资源的储备总量。

7.中国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

 2002年8月31,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建造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 “德尔瓦”号签字交付。这是中国建造的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不仅实现了几代中国造船人的梦想,也打破了世界造船强国在该领域的垄断,从而使中国进入世界仅有的几个能够设计建造超大型油轮国家的行列。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23%,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的新承接船舶订单位居世界第一。

8.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

200259月,由海军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完成了中国海军舰艇首次环球航行,成功访问了五大洲的10个国家和港口,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和人民海军的建设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壮举。

9.2006南海国际大救援

 2006年5月17,台风 “珍珠”凶猛地扑向南部沿海,应越南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指令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前往现场实施救助,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海空联合搜救行动。到62中越双方联合宣布终止搜救时,以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为主的船舶和救助直升机共进行了16天搜寻,海域搜寻面积达27万多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南海北部,共对15艘越南遇险渔船和330名遇险渔民进行了救助,搜救工作取得巨大成功。

10.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20081226日~2009428日,中国海军 “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护航行动历时124天,圆满完成为41批、166艘船舶伴随护航任务,为46艘中外船舶提供了附带区域掩护,被护船舶安全率100%,成功解救3艘遭海盗袭击的外国船舶,顺利接护 “天裕8号”渔船,并创下了124天不停靠码头补给的历史纪录。

2009413,由海军 “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黄山”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第二支护航编队与首批护航官兵会师亚丁湾,执行接替护航任务,标志着海军护航行动进入有序接替、常态化运行的新阶段。

 

二、新中国“十大海洋人物”

 

1.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赫崇本

    赫崇本是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海洋科学教育家、新中国海洋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物理海洋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决策的主要咨询人和主要推动者之一。赫崇本积极推动并促成了中国海洋综合调查,有效解决了调查方法、调查资料的准确度和调查规范等关键问题,推动了中国海洋科学基础性工作的发展;他开创并推进中国对海洋学基本问题之一 “水团”的研究,对黄海冷水团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是中国海洋科学中最经典的发现,其专著《中国近海水系》成为重要的海洋经典文献之一。

    赫崇本开创了中国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特别是物理海洋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海洋人才。

赫崇本参与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2年国家10年海洋科学研究规划和1977年国家海洋科学规划。他参与领导了19581961年的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基本查清了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

2.海洋农牧化的实践者曾呈奎

曾呈奎是蜚声海内外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呈奎从事海藻生物学研究70余年,在藻类的分类形态研究上发现了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具体主持和领导了 《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之一。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他穷毕生精力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理论发展成为 “蓝色农业”的系统实践,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

3.国家海洋局第一任局长齐勇

齐勇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连长,第四军营长、军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长、支队长、团长。

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豫鄂陕军区分区副司令员、江汉军区独立旅政委、湖北军区师长兼政委。参加了百团大战、中原突围和淮海、西南等战役。195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海军水警区司令员、海军舰队副司令员。19641031任首任国家海洋局局长。

4.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奠基者秦文彩

秦文彩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分区武装工作队分队长、保卫股股长,解放军第十九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组组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1982215日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是新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奠基者、领导者和推进者。

在秦文彩的领导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步入了新的境界:原油产量从1982年的9万吨一路攀升至1986年底的近38万吨,总资产从28亿元增长至53亿元,净资产从22.8亿元增长至28亿元。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在秦文彩的推动下,开始绽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5.新中国航海家贝汉廷

贝汉廷1951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航海系,是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他先后驾驶了20余艘远洋轮船,到过40多个国家、80多个港口,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远洋运输事业。贝汉廷驾驶 “柳林海”轮首航美国西雅图港,开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航线。在德国汉堡港装运整套化工设备,令全港轰动,达到汉堡港杂货船装货最高水平。在地中海的狂风暴雨中,突破滔天巨浪,成功救援遇难即将沉没的塞浦路斯“艾琳娜斯霍浦”号货轮,用行动书写了“人有人的风度,船有船的风度,国有国的风度。”

6.“南沙守礁第一人”龚允冲

龚允冲19901月志愿申请到南沙守备部队工作,到2006年他创下了在南沙守礁累计时间最长——7年半;一次守礁时间最长——758天;在南沙值勤航行里程最远、范围最广——5万多海里;出海巡逻、补给、侦察、救生等次数最多——100多次;获取情报资料最多、价值最高——计20多万字,获全军侦察成果一等奖1项、海军侦察成果奖2项;组织礁岛农副业生产贡献最大——带头开发建设第一块人造菜地,饲养成活南沙第一栏生猪。

龚允冲在守卫南沙、建设南沙的平凡工作岗位上,为维护祖国的海洋权益作出了不平凡贡献,被广大官兵誉为 “南沙守礁王” “南沙守礁第一人”。

7.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

苏纪兰是著名物理海洋学家,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发表了100余篇河口和陆架动力学方面的论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苏纪兰以其在国际海洋学界的杰出活动和研究成果,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成为我国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主席的科学家。

8.国际大法官倪征yu(左日右奥)

19461948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土肥原、板垣等十恶不赦的日本战犯时,深谙英美法律的倪征yu(造字,左日右奥)用他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辩论技巧,对侵华主要战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1956年,倪征yu(左日右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委员会法律顾问,他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建议:为了维护中国海洋主权,中国领海应以12海里宽度为适宜。中央采纳了他的意见。

198111月,倪征yu(左日右奥)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他又以资深的阅历和高尚的品格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中国籍国际法院法官。

9.“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极限深度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为国防事业、为中国核潜艇潜进深海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旭华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如今,年过八旬的黄旭华,仍为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孜孜不倦、献智献策。

10.海上救助斗士潘伟

潘伟原是空军某部的一名飞行员,2003年转业到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担任队长。几年来,在气象条件和海况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潘伟和他的队友们共救助各类遇险人员近500名。其中,他本人驾机完成了对210多名遇险者的成功救助,成功履行着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以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实践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潘伟先后获得国际海事组织授予的“海上特别勇敢奖”、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多项各级荣誉称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364-279675.html

上一篇:海洋科苑纪事
下一篇:对虾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首次测定
收藏 IP: .*| 热度|

3 王佳顺 钟炳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