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苑纪事】
新中国“海洋成就奖”评选
中图分类号:K206;N09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3096(2010)01
2009年,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为挖掘出新中国海洋事业60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转折性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重大性、突出性事迹的人物,以生动、系统地展现建国60年来海洋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海洋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了“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外交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总参、海军、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等中央涉海部门和单位以及沿海省市分别推荐,经过广泛征集和中国广播网、新浪网的宣传推介,结合网民投票结果由专家评选产生。
经过两个月的评选,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事件”和“十大海洋人物”最终选出。2009年7月18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以“海洋中国60年”为主题的2009年全国海洋宣传日开幕式上,隆重揭晓。
开幕式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主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华华,珠海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甘霖,欧盟海洋与渔业总司国际事务与市场司司长皮埃尔·阿米尔哈特,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分别致辞。
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事件”为: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国家海洋局成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中国首征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国建立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中国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2006南海国际大救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人物”为: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赫崇本,海洋农牧化的实践者曾呈奎,国家海洋局第一任局长齐勇,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奠基者秦文彩,新中国航海家贝汉廷,“南沙守礁第一人”龚允冲,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国际大法官倪征yu(左日右奥),“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海上救助斗士潘伟。
新中国“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是中国海洋界的大盛事,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海洋“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是对国家60年海洋事业最概括最简明的总结,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国家、网民、专家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十大海洋人物”中,海洋科学家占比例最大,这表明国家、网民、专家对海洋科学的特别重视。
一、新中国“十大海洋事件”
1.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
1957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海军、水产部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在渤海海峡进行了第一次同步观测。随后,又在渤海和北黄海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同步观测。
1958~1960年开展的 “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以及2003年开始实施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为摸清中国海洋“家底”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
2.国家海洋局成立
1963年5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志平与其他几位组长,组织全国29位海洋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1964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由海军代管。同年
经过45年的发展壮大,中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中国的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学研究和公益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3.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
1986年6月,在渤海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地质储量超亿吨的海上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
由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在短短的几年间的开发就步入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全新境界。30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公司签订了近200个石油合同,中国海油从油气产量仅为9万吨的小公司嬗变为总资产突破4 000亿元、油气产量突破4 000万吨、利润超过67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4.中国首征南极建成长城站
1984年,由国家海洋局远洋科学调查船 “向阳红
随后,
5.中国建立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
应198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决议要求,1988年8月中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上建设了一座现代化海洋观测站。该站是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业务化管理、海军实施安全保障的一个海洋环境数据国际测报网点。
南沙海洋环境监测站不仅对研究太平洋海平面的变化规律、热带海洋水文气象及南海台风、地理环境变化和防灾减灾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于和平开发利用南海海洋资源、推动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
国际海底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1982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宣布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1983~1990年,国家海洋局和地质矿产部组织进行了9个航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调查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圈出远景矿区30多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申请矿区登记奠定了基础。
1990年8月中国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名义向联合国申请登记。
到1999年10月为止,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10个航次的海上勘探工作,并结合岸上研究成果从开辟区优选出7.5万平方公里矿区,在当前预期的回采率条件下,可满足矿区内年产300万吨多金属结核、开采20年的资源需求。
2001年5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以合同形式确定了中国对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拥有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拓展了中国战略资源的储备总量。
7.中国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23%,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的新承接船舶订单位居世界第一。
8.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
2002年5~9月,由海军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完成了中国海军舰艇首次环球航行,成功访问了五大洲的10个国家和港口,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和人民海军的建设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壮举。
9.2006南海国际大救援
10.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2008年12月26日~2009年4月28日,中国海军 “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护航行动历时124天,圆满完成为41批、166艘船舶伴随护航任务,为46艘中外船舶提供了附带区域掩护,被护船舶安全率100%,成功解救3艘遭海盗袭击的外国船舶,顺利接护 “天裕8号”渔船,并创下了124天不停靠码头补给的历史纪录。
二、新中国“十大海洋人物”
1.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赫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