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junyan

博文

中国教育已经不是道德的最后防线了

已有 4785 次阅读 2009-10-11 09:4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教育, 道德防线

武汉的一些高校近来发生了人事变动的井喷现象,着实让人感觉到一场腥风血雨就在眼前。

但是似乎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中国的官僚自古以来如此,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奴隶制时代,抑或是现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时代,似乎是刑不上大夫,官官相卫吧。老百姓明白这点,当官的更明白这点,只是这层薄纸不要捅破就行罢了。

社会各种乱七八糟的现象是层出不穷,我们都能接受,因为我们还在想我们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世界第一规模的水平,我们的科研到了世界第5 的层次,我们的大学教育门类齐全,我们的教育模式五花八门,我们的办学力量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参与者也是三教九牛,前提是资金要有。

我们欣慰了,我们笑了,世界也笑了,因为我们也为很多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而教育部门也笑了,更高兴莫过那些有钱进入教育行业的人,家长也笑了,因为他们可以拥有管理孩子的场所。不爱学习的小孩也笑了,大家爱学习不爱学习同样都有一个很光荣的称号——大学生。当然一些有地位有资源的人也为他们为子女谋得职位创造了条件,而最大的受益者似乎还是教育系统吧。

有一位退休的老师说,以前教育是清水衙门,现在则是肥差,因为自从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盈利的专业和行业了,与教育相伴而生的很多行业也成了暴利的代名词,相应出现了考试的集体舞弊和教育的定位错失。高考已经作为一个目前最具公平的教育选拨制度受到了社会的不良侵蚀。而大学教育似乎在承载着人类专业人才塑造和社会脊梁培养方面还在起着很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我们似乎又错了。有人说,社会上的事情在学校都可以见到,而社会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学校同样可以见到,可以看出教育的缺失在哪里。

高校是个建筑队,党政领导是个包工头,这和封建时代大修土木工程的官僚有什么差别,时代进步了,但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思想还是如此。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实现在的官员往往只注重了前者,而忘记了后者。教育其实是一个需要宁静致远的心态,而目前这种唯利是图的教育体系,最终只会培养一堆物化的知识者,这是一把利剑,既能伤人也能伤己。

是时候需要反省了,大学的目的在于塑造人,而没有良好道德底线的师长又怎么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建设者呢。社会需要反省,大学需要反省,而不是仅仅靠抓了一些蛀虫就能解决问题,体制有问题,监督体系有问题,而一个没有社会道德底线的名族和教育体制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些官居高位者必然也是博学有才之人,他们也许曾经贫穷过,也许也胸怀远略与大志,但是现实让人物化后的贪婪确实这样的残酷。

教育要营造有道德的人才,首先是能够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道德规范的社会体系,它与法律等很多相关,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严重性,那么迟早会让道德缺失的洪流侵蚀我们的每个角度,到那个时候,想整治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我们需要正视现实的勇气,不能再以个别人道德伦失为托词,是教育反省的时候了,很难想象一个教育道德缺失的名族和国家会是怎么样。也许社会思潮多元化后,能够让我们平静接受大学周围大学同居村的存在,能够接受大学师生恋的现实,能够接受小贪无妨的事实,但是又怎能接受集体伦理和教育引导失职的现状呢。

让教育重新回归,回归到人性化、道德化、思想化、理想化、平民化、非盈利化,或许我们还能够不愧对几千年前孔夫子、孟子等老圣人留给我们的教导与财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771-261451.html

上一篇:城市交通建设是如何设计的
下一篇:针对中国城市陷垃圾处理危机的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11 黄成 茹永新 陈儒军 刘进平 王涛 吕喆 迟菲 柳东阳 朱华结 侯振宇 sony5508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