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由我所写,发表于《科技导报》2017年第5期“科技职场”栏目。图片源于网络。]
2017年2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让书写在历史深处回响》写道:“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中国,持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现象与新问题需要关注到、解释好;‘复杂而深刻’的中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社会裂痕和情绪焦虑需要弥合好、疏解到……”
这使我想到,大学青年教师(简称“青椒”)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正是引起情绪焦虑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研究和破解。
“青椒”面临的两个本质矛盾
近年来,有不少主流媒体关注“青椒”的生存困境——教学任务重、评职称难、申请科研项目难、工资待遇低。这些报道往往以列举典型故事的形式呈现。
经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我认为“青椒”面临的本质矛盾有两个:1)工作和家庭生活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使人感到力不从心;2)学术评价、资源分配中“扶强不扶弱”的“马太效应”逼着“青椒”尽早脱颖而出,而在资源匮乏下,“青椒”又很难将才华完全施展出来。
社会人士往往认为,大学老师不用坐班,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了。但其实,我遇到的绝大多数大学老师都很忙——备课、上课、答疑、出考卷、批考卷、看文献、申请科研项目、做实验、指导研究生、写论文、改论文、校订论文清样、开会、审稿、做学生工作、填写各种表格、处理电子邮件……种种事情蜂拥而至,使人很难游刃有余。
使人压力更大的,是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的矛盾很难协调。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最好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业余时间也用于工作。但成家立业后,生活并非“吃食堂、住宿舍”,而需要面对“油盐酱醋”和各种跑腿的杂事。有了小孩后,需要花很多时间照顾小孩。等小孩稍微大了些,需要接送小孩上学,还有可能需要送小孩去参加课外辅导班。周末和晚上在家里很难集中精力从事案头工作,而如果丢下家人,到学校去加班,则有种愧疚感。
“青椒”的焦虑感还来自于学术评价和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做科研需要“资源”——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实验空间、招收研究生的名额。这些资源总体上是有限的,并且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资源往往优先分配给了成名成家的、做出成绩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但这是个悖论——做出成绩,就会得到资源分配倾斜或者奖励;但每个人总有“初出茅庐”的时候,在这时,资源匮乏,如何做出成绩?如何与人竞争?
如何破解困局?
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减轻压力、更好地前进,我们需要好的学术环境。
近年来,报纸上常常宣传一些大学给老师提供了宽松的学术环境,倡导“十年磨一剑”“把板凳坐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当然是对的,但也有人指出,新闻报道的,往往是教师经过几年的科研探索,最终获得“大成果”的“正面典型”。但如果入职几年后,什么论文也没有产出,校方是否还能沉得住气?这样的教师只怕连“板凳”都没了吧?
报纸还报道,有些大学采取种种措施使得年轻人脱颖而出,例如允许破格提拔,甚至把讲师直接提拔为教授。还有的大学给引进的具有学术头衔的年轻人几倍于“老员工”的经济待遇。这当然是一部分教师喜闻乐见的,但一些高年资的教师对此产生了不同看法,并且这些得到“优惠待遇”的“青椒”一样会遇到工作压力大、学生难带、工作和家庭矛盾难以协调等问题。
所以,“青椒”不能光等着校方和政策“发力”,也要从自身角度思考该怎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我通过实践,发现从困局中“脱身”的方法之一是确保课题组能进入“良性循环”——高年级研究生能自主做科研,并带动低年级研究生,每年课题组都有论文产出,学生毕业不成问题,于是老师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但把课题组带入正轨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我的一些同事刚入职时资源就非常匮乏。他们“砸锅卖铁”,拿出自己的薪酬给研究生发放科研补助和论文奖励,甚至拿出自己的住房补贴买仪器设备。他们还“抛下”家庭,经常在实验室、办公室工作到深夜,出了科研成果,进而获得各种学术头衔和后续资助。
针对“青椒”的生存和发展,一位老师提醒说:“不能陷入‘舒适区’,只是满足于每天看报纸、刷微信朋友圈,做一些‘旱涝保收’的实验,发表着‘不痛不痒’的‘小文章’,那样只会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上述例子都说明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重要性。
针对“青椒”的“集体焦虑”,一位老师告诉我,如果只是教课,满足于一辈子当讲师或者副教授,就不会这么累了。大学老师焦虑,表明自己有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要求和升职的期待。她还说,平心而论,有很多社会人士(比如律师、医生、企业家)也面临着压力大、工作忙的问题,不唯独“青椒”。干哪一行都需要打拼。而把很多时间花在家庭上,也是无法回避的生活现实,人有时候得“在既定条件下寻找幸福”。也有“过来人”感慨于一些“青椒”“英年早逝”的例子,说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也同样重要。
还有一位“青椒”回忆起自己在讲台上、在电脑前或者和学生讨论时陷入的一种“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感觉,找到了自己“本源的热爱”。他明白,在职业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没有得到资源的倾斜也很常见。遇到困惑,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出发”。既不要苛责环境,也不要苛责自己。自己有多少能力就干多少事,喜欢做什么就把什么做好。把每一天手头的事情做好,汇集起来的就是诗和远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