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已发表】 精选

已有 28282 次阅读 2016-12-14 08:2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文是我写的,已由《科技导报》“科技职场”栏目刊登,2016年第23期。图片源于网络。]

2011年,“70后”青年教师冯老师(化名)成为研究生导师。在接下来带教“90后”研究生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使他明白:带课题组并不等同于做博士后,也不仅仅是带学生做科研,还需要花时间协调师生关系。

学生抱怨“文章被贱卖了”

小志(化名)从一所普通高校硕士毕业,进冯老师的课题组读博士。他做了实验,并整理出两篇论文。但冯老师每次都把小志的论文投给影响因子2-4的“合适的刊物”。投稿之前,小志也是同意的。但论文被接收后,小志嘟嘟囔囔说“文章被贱卖了”。冯老师听了,心里很不爽。

冯老师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为80多个学术刊物评审过400多篇论文,他知道这两篇论文也只能发在这样的刊物。并且,小志的论文并非“轻松通过”,而是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大修改才通过的,可见冯老师的投稿判断是准的。

很多导师喜欢把论文一个劲地投给“高档次刊物”,导致论文屡屡被退稿,学生毕不了业。而现在,冯老师把论文投给了“合适的刊物”,使得小志在研二就达到了毕业的论文要求。那么,为什么学生还要闹情绪?

小志解释说,他考博士前看了冯老师的简历,觉得冯老师是海归,挺厉害的,就打算跟着冯老师发表“重量级论文”,毕业后进高校任教。但现在,他感到“理想破灭了”。

而冯老师有着难以名状的苦衷。他20多年前在一所普通中学就读时,他们班级同学的语文会考成绩不好,语文老师便推卸责任说:“棉花怎么能制成人造革”,意思是学生基础差。冯老师不想对小志说这句话,怕伤感情。冯老师也承认,课题组初建,仪器条件不是很好。并且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确很难在高档次刊物发表论文。但冯老师以往就是凭着一股执著劲儿,把实验做好,把论文一篇一篇发出来,从硕士生逐步成长为名牌大学教授。

“好的文章,需要你靠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冯老师说。

话虽这么说,可冯老师注意到一个动向:有些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把“金点子”提供给学生做研究,甚至拿出快“成型”的论文让学生做第一作者,或者帮学生写论文,使学生成为“三年发表十多篇高质量论文”的“科研达人”。其他课题组的学生看到了表象,便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抱怨自己的导师“无能”。

“难道导师的任务就是无原则、无限制地使学生满意?”冯老师非常不解。

“90后”思想活跃

冯老师在带研究生过程中还遇到很多事情。

硕士生小强(化名)进校前千里迢迢找冯老师,请求冯老师收他。进组后,刚开始他非常努力,一年半就发表了一篇论文。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科研进展明显放慢,并和冯老师“不咬弦”。据冯老师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彼此目标有差异。冯老师明白,如果一个课题组没有取得科研进展,没有发表论文,那么以后几乎不可能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且,硕士生至少要有“实打实”的两章实验内容才能完成硕士论文。但小强的理想是找到一份和专业毫不相干的、能够“挣大钱”的工作,他认为“只要能毕业就行了”。

其次,彼此价值观不同。冯老师读大学时接受的传统教育就是埋头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不要东想西想。但小强是个思想活跃的“90后”,他常常在周围人(包括冯老师)面前提起他的研究生同学开网店挣了一两百万元,并调侃读博士的师兄,说他们找工作难、挣钱少。这让冯老师觉得难以接受。

再次,彼此对事情的认知存在差异。小强想让冯老师“不要管得那么紧”,便旁敲侧击,说冯老师有个熟人(也是教授)对学生管得松,因此组里有个学生出了很多好文章。而冯老师看到的,则是:这位教授忙于各种杂事,无暇整天盯着学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发文章困难、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有个学生出了好文章,是因为这个学生对自己管得紧。

更让冯老师烦恼的是,学生有时还会向老师“叫板”:“既然你管得严,为什么课题组学生没有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

困局如何解?旁观者的说法

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冯老师向周围人求教。

一位同事说:“你跟学生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在我的课题组,学生要么听我的,要么离开!”这位同事曾发现一名硕士生偷偷外出实习,便通过别的学生传话:“请她转到别的课题组,别在我这儿做毕业论文了!”

也有的同事认为,导师只需要布置科研任务就行了,学生毕不了业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要浪费时间给他们讲人生道理。并且,遇到师生冲突要“冷处理”,即采取回避的方法,而不要“话赶话”。

作为旁观者的一名博士生则认为,“很多事情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彼此诉求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导师和学生一方面应该彼此真诚地理解对方,另一方面不要把一些事情和话语放到心里去。”

一位老教师补充说:“以学生的基础和见识,他们当然不明白一些事。他们以后工作了,自然会明白。不要苛责他们,看人要看主流。”

无论如何,师生关系和谐是课题组运转顺畅的重要保障。如何化解师生之间的龃龉?这给冯老师那样的课题组组长们出了一道思考题。借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一句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20563.html

上一篇: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已发表】
下一篇:研究生抄袭剽窃须警钟长鸣
收藏 IP: 114.93.221.*| 热度|

32 刘博 周金元 马涛 徐耀 左小超 张晓良 邱趖 孙学军 彭真明 李东风 杨正瓴 姬扬 陈南晖 蒋敏强 郝耀耀 黄永义 冯喆 武永军 葛素红 董庆亮 彭渤 谢张迪 文克玲 穆仕芳 李万春 李哲林 xlsd zjzhaokeqin ericmapes AliceRChen aliala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