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我写的,已由《科技导报》“科技职场”栏目刊登,2016年第23期。图片源于网络。]
2011年,“70后”青年教师冯老师(化名)成为研究生导师。在接下来带教“90后”研究生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使他明白:带课题组并不等同于做博士后,也不仅仅是带学生做科研,还需要花时间协调师生关系。
学生抱怨“文章被贱卖了”
小志(化名)从一所普通高校硕士毕业,进冯老师的课题组读博士。他做了实验,并整理出两篇论文。但冯老师每次都把小志的论文投给影响因子2-4的“合适的刊物”。投稿之前,小志也是同意的。但论文被接收后,小志嘟嘟囔囔说“文章被贱卖了”。冯老师听了,心里很不爽。
冯老师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为80多个学术刊物评审过400多篇论文,他知道这两篇论文也只能发在这样的刊物。并且,小志的论文并非“轻松通过”,而是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大修改才通过的,可见冯老师的投稿判断是准的。
很多导师喜欢把论文一个劲地投给“高档次刊物”,导致论文屡屡被退稿,学生毕不了业。而现在,冯老师把论文投给了“合适的刊物”,使得小志在研二就达到了毕业的论文要求。那么,为什么学生还要闹情绪?
小志解释说,他考博士前看了冯老师的简历,觉得冯老师是海归,挺厉害的,就打算跟着冯老师发表“重量级论文”,毕业后进高校任教。但现在,他感到“理想破灭了”。
而冯老师有着难以名状的苦衷。他20多年前在一所普通中学就读时,他们班级同学的语文会考成绩不好,语文老师便推卸责任说:“棉花怎么能制成人造革”,意思是学生基础差。冯老师不想对小志说这句话,怕伤感情。冯老师也承认,课题组初建,仪器条件不是很好。并且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确很难在高档次刊物发表论文。但冯老师以往就是凭着一股执著劲儿,把实验做好,把论文一篇一篇发出来,从硕士生逐步成长为名牌大学教授。
“好的文章,需要你靠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冯老师说。
话虽这么说,可冯老师注意到一个动向:有些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把“金点子”提供给学生做研究,甚至拿出快“成型”的论文让学生做第一作者,或者帮学生写论文,使学生成为“三年发表十多篇高质量论文”的“科研达人”。其他课题组的学生看到了表象,便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抱怨自己的导师“无能”。
“难道导师的任务就是无原则、无限制地使学生满意?”冯老师非常不解。
“90后”思想活跃
冯老师在带研究生过程中还遇到很多事情。
硕士生小强(化名)进校前千里迢迢找冯老师,请求冯老师收他。进组后,刚开始他非常努力,一年半就发表了一篇论文。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科研进展明显放慢,并和冯老师“不咬弦”。据冯老师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彼此目标有差异。冯老师明白,如果一个课题组没有取得科研进展,没有发表论文,那么以后几乎不可能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且,硕士生至少要有“实打实”的两章实验内容才能完成硕士论文。但小强的理想是找到一份和专业毫不相干的、能够“挣大钱”的工作,他认为“只要能毕业就行了”。
其次,彼此价值观不同。冯老师读大学时接受的传统教育就是埋头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不要东想西想。但小强是个思想活跃的“90后”,他常常在周围人(包括冯老师)面前提起他的研究生同学开网店挣了一两百万元,并调侃读博士的师兄,说他们找工作难、挣钱少。这让冯老师觉得难以接受。
再次,彼此对事情的认知存在差异。小强想让冯老师“不要管得那么紧”,便旁敲侧击,说冯老师有个熟人(也是教授)对学生管得松,因此组里有个学生出了很多好文章。而冯老师看到的,则是:这位教授忙于各种杂事,无暇整天盯着学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发文章困难、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有个学生出了好文章,是因为这个学生对自己管得紧。
更让冯老师烦恼的是,学生有时还会向老师“叫板”:“既然你管得严,为什么课题组学生没有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
困局如何解?旁观者的说法
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冯老师向周围人求教。
一位同事说:“你跟学生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在我的课题组,学生要么听我的,要么离开!”这位同事曾发现一名硕士生偷偷外出实习,便通过别的学生传话:“请她转到别的课题组,别在我这儿做毕业论文了!”
也有的同事认为,导师只需要布置科研任务就行了,学生毕不了业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要浪费时间给他们讲人生道理。并且,遇到师生冲突要“冷处理”,即采取回避的方法,而不要“话赶话”。
作为旁观者的一名博士生则认为,“很多事情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彼此诉求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导师和学生一方面应该彼此真诚地理解对方,另一方面不要把一些事情和话语放到心里去。”
一位老教师补充说:“以学生的基础和见识,他们当然不明白一些事。他们以后工作了,自然会明白。不要苛责他们,看人要看主流。”
无论如何,师生关系和谐是课题组运转顺畅的重要保障。如何化解师生之间的龃龉?这给冯老师那样的课题组组长们出了一道思考题。借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一句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