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后心中郁闷,有感而发,文笔有限,还望读者见谅。
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体会,就是我所在的学科与其它先进国家的这个学科相比非常落后。工作之后,发现我所在的这个工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也非常落后,差距巨大。
很多时候想做点事情,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我深深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但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这么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时时思考这个问题,但没有答案。我只看到现象,没有解决方法。
与我的同学联系,发现他们的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达国家对自己的技术保密的厉害,我们很难从他们那接触到核心的技术,我们自己也没有开始开发自己的技术。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定一个什么样的可以达到的的最高目标,然后在具体去做,完成这个目标,都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SCI 论文越来越多,将来总有一天数量会到达第一名,之后若干年,SCI论文数量也会达到名列前茅。这样之后,我们的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就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吗?
我敢赌一块钱,保持现有的科技投入水平和趋势,20年后,我国的论文质量和数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我国的工业水平依然落后。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是由一个国家的工业方面的企业水平决定的。全国企业的合集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企业不强大,技术水平不先进,国家的工业依然落后。
科研水平和工业水平完全是两回事,关联性非常之小。强大的工业基础才是我国急需的。基础科研可以慢慢积累,但是工业水平很低是急需正视和面对的现实困难。
我们拥有一个落后的工业水平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很多工业领域,我们依旧是空白,依旧是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依旧是引进技术,吸收不了。
打个比方,引进技术需要花1元钱,那消化吸收该项先进技术是不可能的。只有将目标定的低很多,然后再花1000元才有可能掌握一项各项指标落后先进技术很多年的老旧技术。
从这个老旧技术起点出发,才可能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这里面需要花的代价很大。这就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指望10年内、20年内赶超到先进水平是不可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历史显示,很多时候,我们在急于求成方面是走过弯路的。
张之洞和李鸿章在办理自强运动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发现购买国外的产品技术远远低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成本。碍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准备走一条捷径,什么都是买,洋枪、洋炮、轮船等等全买进来,看似组装起来强大的队伍,但是起始很弱小,反观当时的邻国,他们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的弯路,但最后走成功了,结果很好。
在曲折的前进道路上追求成功,曲折的道路就是捷径,其他一切的捷径都是弯路,都会误入歧途,最后终将失败,反而耽误了自己。只有踏踏实实向邻国学习,认真的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成功,但不保证一定成功。
写了这么多,心中抑郁之气总算稍稍减少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