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uangsh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uangshuang

博文

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关注荒漠化,新闻资料整理

已有 3834 次阅读 2012-6-15 09: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荒漠化

    6月17日,我们将迎来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纪念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PS:今年的主题也是很好的

    我国荒漠化防治世界瞩目,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这一形势令人鼓舞。

    在气候变暖、人口增加和发展经济的多重压力下,作为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为何能从整体上实现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此,记者专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

    生态工程效果明显(PS:事实)

    植树造林种草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相继实施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大型生态工程。

    “由于工程效果具有滞后性,直至2000年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才得以扭转。”刘拓介绍,如今,这些工程治理区的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增加,土壤的释尘量逐渐减少;在同等风力条件下,沙尘暴的危害和频次也在减少。

    但有观点认为,在沙漠、沙区大规模植树种草,徒劳无益。仅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例,沙尘可以直接越过植被顶部,根本起不到防治沙尘暴作用。

     刘拓对此表示,事实可以证明,这些生态工程成效显著。近年来,京津地区的居民都能明显感觉到,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确实比过去要少。(PS:荒漠化逆转,似乎已经是既定事实,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还是遥感数据观测

    “今春北京有过几场大风,按过去的经验判断,应该会出现沙尘暴天气,但却没有发生,为什么?”刘拓分析认为,这与植被盖度不断提高有关。当植被盖度小于15%时,风沙活动会变得显著;当植被盖度大于40%时,风沙活动会变得不显著。经过十多年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由44%提高到55%,已由过去的沙尘暴加强区变成了现在的减弱区。

     刘拓表示,沙尘暴不可能消灭,但其危害可以控制。(PS:定位准确)沙尘源和动力因素是影响沙尘暴的两个主因,动力因素又分为吸附沙尘的向上气旋和移动沙尘的平移气流(风)。当地面有良好的植被覆盖时,在沙尘源区,气旋和大风难以带走大量沙尘;在沿途地区,也不会提供沙尘等“弹药”支援;在目的地,植被不仅能固沙,也降低了就地起沙的可能性。此外,林网也能够降低风速30%左右。“植树种草,不仅能减少甚至断绝沙尘来源,同时也降低了风速,怎么不能防治沙尘暴?”

    整体好转是实情,局部恶化有原因(根本原因似乎还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规范人类活动行为是治理荒漠化的前提条件(PS: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但是人为活动影响明显)

    我国防治荒漠化是否取得历史性转变,工程治理区的百姓最有发言权。刘拓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小学生上学还得相互用绳子拴着腰部,以防止被沙尘吹散迷路,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2000年以前,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暴发沙尘暴时,一些身披长绒的绵羊,因为携挂过多沙尘而被压死,现在还有谁听说过这种情况?过去,由锡林郭勒盟至北京的公路,每年都得在多处地段“清沙”,现在也不需要了……

    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我国春季沙尘天气过程发生频率为年均20.9次,70年代为年均19.4次,80年代为年均22.1次,90年代为年均16.1次,2001年以来为年均12.2次,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以今春为例,我国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低于近11年均值(12.2次);共发生2次强沙尘暴和4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两者总和略低于近11年均值(7.7次)。

    有人认为,我国在荒漠化治理中,所谓“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说法自相矛盾。比如四川省西北部的诺尔盖地区、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些地方的情况其实并不乐观。同样的治理办法,为什么会出现局部恶化的情况?

    刘拓表示,究其原因,不一定是生态工程不给力,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没有得到很好控制。比如诺尔盖地区,上世纪30年代,当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还是遍布水草、难以通行的大片湿地;上世纪60、70年代,当地挖沟排涝,使这个地区变成了草地;如今,当地垦荒、过牧、挖川贝(一种中药材)等现象没有控制住,才变成了沙尘荡荡的沙地。在个别沙漠沙区,也存在同样情况。

    南方沙化问题也不可忽视(PS:关注南方石漠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治理沙化要因地制宜、南北有别

    人们通常以为,我国只有干旱和半干旱的北方地区才有荒漠化问题,而多雨的南方地区可以高枕无忧,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根据联合国关于荒漠化的定义,当一个地区的降雨量与蒸发量之比达到0.5至0.65时,就属于潜在的荒漠化地区。刘拓说,大家也许想不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岛,其西部地区竟然也属于潜在的荒漠化地区;千湖之省湖北省,其丹江下游地区也曾形成大面积沙地。对南方沙化土地不加以防治,同样也会造成灾害。

    据介绍,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2009年末至今,肆虐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干旱仍在延续,其中广西西北部、云南大部、贵州西部等石漠化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中国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有些地方的人们往往连水都喝不上。

    气候变暖不仅加剧西南石漠化地区的旱情,也给当地的石漠化治理带来巨大压力。首先是高温、干旱使植物枯死,并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随后频发的强降水,又将当地的薄土层冲掉。“如果前些年没有采取积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其危害肯定比现在要大得多。”刘拓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下,更需要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不能无为而治,束手待毙。

    刘拓介绍,我国的荒漠化治理,通常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大的治理区。基本原则是,在南方地区,以开发带治理;在北方地区,以治理带开发。但这只是从大面上来说,具体措施还要因地制宜:不管是南方北方,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多搞些开发利用;在生态条件较差的地方,还应以保护为主。

   防治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治理荒漠化需重视解决脱贫致富问题(PS:贫困和沙漠化紧密相连,经济和防治荒漠化息息相关)

   “治沙者林也,保绿者水也,护土者民也。”刘拓表示,治理荒漠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多方合力,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我国三大沙尘源区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地区为例,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土地沙化趋势极为严重。由于当时上游来水减少,加之打了1.3万多口农用机井,水资源被超采,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表植被无水难以存活;再加上过度放牧,也严重破坏植被,从而导致土地沙化。

    “后来当地采用‘限井压田’、‘植树种草’、‘秸秆压沙’三大措施,将机井减少了3000多口,大量封育种树和每年几万人‘压沙’,这才把形势控制住。”刘拓介绍,与此同时,当地还注意解决人的出路问题,比如采用大棚种植、羊只圈养等办法,使当地农民的收入比过去还多,农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采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举措,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稳固。”刘拓说,从国内外经验看,人多地少的国家必须解决好治理区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PS:归根到底还是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例如,在人少地多的澳大利亚、美国等,大多实行封禁的办法,不让人畜进入相应治理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就行不通,比如以色列,其治理荒漠化的根本办法是走节水之路,将所有农业和林业灌溉变成节水灌溉,既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刘拓强调,目前我国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追求经济发展的压力过大、治理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急需完善治理机制,例如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等。
——《人民日报》

遏制土地退化 促进绿色增长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生命关系的科学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扭转,整体上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形成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已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沙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群落稳定性有所增强。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多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被得到恢复,释尘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今年3至4月,北京地区发生沙尘天气2次,明显低于2000年至2002年年均13次的水平。

  随着保护和治理力度的加大,沙区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各地结合治沙,积极发展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了沙区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3元,年均增长17.3%,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率为23%—28.3%。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2008年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称:“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6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绩。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沙区实际的荒漠化防治道路,为推动全球防沙治沙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投入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各级政府在荒漠化防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治沙事业。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始终把改善生态作为治沙的首要任务,在确保生态受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沙区民生。三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与治理相结合。自觉按自然规律办事,注重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强化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因地制宜地加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四是坚持工程带动,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在生态脆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启动重点治沙工程,加快治理步伐,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加强面上治理。五是坚持科学防治,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结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同时注重总结推广已经成熟的实用技术与治理模式。

  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33%、18.03%,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已经治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土地荒漠化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后,必须把防沙治沙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和重要内容,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积极借鉴一切先进治沙经验,大力弘扬宝贵的治沙精神,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治理成效。

  依靠群众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防沙治沙最大的力量不是国家投入,而在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依靠群众治沙,为了群众治沙,治沙成果让群众共享,应该成为治沙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治理过程中,要科学利用沙区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

  依靠科技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治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的变化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坚持用科技手段,让自然演化过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要强化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把最简便的、老百姓最欢迎的科技手段和科技方法教给群众,走一条成本低、速度快、可持续的防沙治沙之路。

  依靠改革就是要创新防沙治沙的体制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治沙工程项目的管理措施,积极推行沙地承包治理和承包管护,调动各方面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要认真落实各级地方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工作,及时公布考核结果。要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林业、农业、水利措施多管齐下,巩固和扩大综合治理成效。
——和讯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2518-582318.html

上一篇:科研体会,已经两年
下一篇:端午节,屈原
收藏 IP: 113.200.77.*| 热度|

3 陈楷翰 王振亭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