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说几句。
近来对于中国工程院新科院士谢剑平的讨论,可谓轰轰烈烈。网上已出现了似是而非的我的言论,促使我发此博客,以正视听。
我不太同意用“烟草院士”等吸引眼球的名词,我个人更不可能用“杀人”之类的形容词。但是,作为中国工程院的一名院士,我确实为此事感到羞惭。
我实难想象香烟的“降焦减害”会成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先不说“降焦减害”并不是什么中国特有的创新(国外早就有),问题的根本是“降焦减害”不可能降低烟草的危害,反而能误导烟草消费,阻碍控烟活动,早已是全球公共卫生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专业机构的共识,并早已见诸于世卫组织和中国政府签署的《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官方文件。例如,《公约》11条规定:不得以任何虚假、误导、欺骗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或“柔和”等词语。
因此,这个问题不存在专家之间的科学见解不同,也不是科学和道德的矛盾,更不是中国是否需要烟草税收的问题。
问题的焦点并不是谢剑平院士本人,而是反映出上述的科学共识并没有为公共卫生学界以外的所有科学家所了解。这个事件又一次证明,控制烟草的危害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学界的事情,必须要全社会达到共识。而我们的控烟专家也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科学控烟的宣传,尽量赶上国际控烟的步伐,避免发生类似的“国际笑话”。
另一方面,并不存在无害的卷烟,烟民要减少吸烟的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戒烟。烟草有害,但作为一个行业,不可能短时间内消失,研究如何减少烟草的危害,从科技的角度无可非议;但关键是要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降焦减害”无疑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政府在科技方面的项目支持和奖励部门/机构需要从中汲取教训。
写于2011年12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