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泊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mi2007

博文

杂谈——也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已有 4492 次阅读 2012-1-13 12:39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社会, 生命, 杂谈, 自由, 压力

用著名的米兰昆德拉的著名标题作为博文标题,并非为了博人眼球,而是真切地觉得非此不能达意。

写这篇小文的缘起是读了今日头版头条丁甜老师的博文《考研,莫把身体压垮》后有感而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互动一下,如果能引发一些思考,善莫大焉。
读完丁文,我没有留言评述,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更加悲剧的故事。
去年,我太太在国内原单位的一个同事,独生女儿行将参加高考,在高考前几个月经常感觉疲惫无力,经去医院检查发现患了红斑狼疮。在进行简单的治疗之后,孩子的父母做了让他们痛恨终身的一个决定,就是心怀侥幸,让孩子继续备考,想必是计划待高考后再好好治疗休息。不幸的是,在临近高考前,孩子终于顶不住倒下了,再送医院不治,孩子凋零于花季年华,父母悲痛欲绝。

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心里在寻思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自己认为,首先是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丧失生命就丧失了一切;其次是身心的自由——人活着是要做事的,在遵守法纲和不影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应该最有幸福和满足感,而被动地生活在种种压力之下则容易滋生一些不幸。

我们不必指责当事人父母的心怀侥幸和无知,他们已深陷自责和痛悔之中;我们也不必讨论他们的决定值不值当的问题,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反思的是,社会在这种不幸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残酷的竞争环境,长期的竞争教育和竞争意识带来的无形压力不该负它们的责任么?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了多少人家?优胜劣汰的思想幽灵是不是在神州大地上畅行无阻?

如果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不得不为了温饱而屈身压力,那么在国内科学人的圈子里,应该没有温饱问题吧。为什么还有不少人疲于奔命?君不见,那各种各样的金字招牌挂在前面,有多少人能抗得住诱惑不为所迷?为了科学理想本身而倾力奉献的人应该受到尊敬,那么为了科学之外的东西呢?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常把这二者混在一起了。这到底是个人的问题,还是社会体制的问题?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人的私欲是难免的。人生如乘舟渡海,给一艘华船,自然人们能和谐共进;给一艘破船,人们不争才怪呢!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米兰昆德拉要告诉我们的是,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地存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依我看,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看的确如此。但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则正好相反,良性社会应该以卸载人的各种包袱为目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5782-528610.html

上一篇:摄影——霞飞霞落
下一篇:和陈湘明 << 古风 辛卯岁暮寄友人>>
收藏 IP: 130.226.71.*| 热度|

6 丛远新 曾新林 曹小晶 杨月琴 李宇斌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