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2011年下半年正式写诗词以来,不知不觉刚好写了100首了。本人所谓的第一首诗,完全是缘于一次给研究生改论文有感而来。发现所指导的研究生中,真正写作通畅的学生就那么两三个。大部分的学生,其语文水平真的很成问题。读起来经常哭笑不得,不经意就能从其论文的第一句话中找到多达五六处的错误。故当时也是不经意地写了一首略有点搞笑的洗手间之歌,以说明应该如何写作的。其感觉,就像早上起床后去洗手间的情形是一样的:
心中有物, 无从下手。
若有所思, 似有非有。
水到渠成, 略加用力。
和风细雨, 雷鸣闪电。
汇流成河, 一气呵成。
不留手尾, 如获重释。
通体舒泰, 回味无穷。
改天再来, 如此轮回。
这就是我写诗词的缘由,起步非常初级和俗气。今天看来,这根本不是诗,但这确实是我写诗词所迈出的第一步。由于起点低,开始是写一些自由自在的打油诗。写腻了,今年春节开始接受点有难度的考验,尝试写带格律的诗词,慢慢发现里面的奥秘和乐趣。按格律写的诗词,讲究较多。写起来好像是“带着脚镣跳舞”,但如果还能自由自在地显示优美的步法,这真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些格律只不过是舞会上你所穿的礼服罢了,使得你更加庄重而已。可以穿不同的礼服,用不同的词牌。但关键是要完美地体现出意境,这才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觉。
诗词没有意境,那就没有灵魂了。这个意境。其实是你的思绪流淌到自然界所产生的共鸣。就像流水一样,有回响和迂回。也像风一样,能刮起慢慢黄沙,更像一轮明月,随君千里。反正,这些意境是千姿百态,永远都写不完。可以喜悦、可以忧伤、可以乐极生悲。如果能进一步悟到其中的空性,或者通性,可能更是上乘之作。但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刻意去追求而能得到的。是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时发出的一点点幽香。诗词的魅力,就是能用寥寥几个字,表达复杂的意境。层层深入,柳暗花明;有跌宕和迂回,能耳目一新。进入诗词的世界,在其烟波中荡漾,再看其它文章,就有点废话充斥的感觉。因为诗词中每个字,都囊括了大千世界的花花木木,用世俗的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其实,写诗最难就是第一句。这个从混沌到有的第一句,就静含于自然界中的江、湖、月、风、花、雪、草、木之中。需要与它们融为一体才能感悟出来的。与写论文一样,有个好开头,自然能引人入胜。像第一声春雷一样,扣人心弦。也与写论文相似,经常要另辟蹊径。诗词不是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高度抽象。要反映现实世界,言之有物,不能空谈。确定了第一句,不外乎是顺水寄舟,一驰千里。虽有起落和暂时的回转,但最终也是往东海去的。
上述是自己这一年来学写诗词的感悟,可能不一定对。也是废话一大堆,不如看下面的诗词。也借中秋节,特写上第100首词庆贺。这几天在成都开会,会后与会友相约去游览九寨沟,故这个中秋节只能在山上看月亮了。
太常引.中秋月圆
月圆自是在心头,
能有几多愁。
残梦绕阁楼。
碧颜隐、轻纱掩羞。
远山近水,
笙歌云缈,
秋色荡扁舟。
惊起几沙鸥,
破天际、浮空鸟啾。
黎夏2012年9月30日于九寨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资料: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3049-618002.html
上一篇:
《天仙子》下一篇:
印象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