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ofwoo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arofwood

博文

芦山地震元凶 - 发震构造的推测

已有 4974 次阅读 2013-4-21 12: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芦山

根据4月20日的余震分布,以及王卫民等的震源机制和破裂反演资料(http://www.itpcas.cas.cn/xwzx/tpxw/201304/t20130420_3823909.html)推测,发震断层应该不是多数认为的前山断裂,至少没有那么简单。


推测一:大邑断裂两个段落破裂:震中以北东段走向N40E(紫色),震中西南段N15E(黄色),如下图。框的范围为王卫民结果中断面在地面的投影。红色圈为20日10:30AM前的余震分布,紫色圈为20日10:30-17:00的余震分布。黄色圈为USGS对部分4.5级以上余震的定位。下同。


推测二:南段为大邑断裂,震中西南段N15E(紫色), 北段跳跃到为前山断裂(黄色),如下图。





推测三:


上述两种推测的共性,震中/震源位置在两个断裂或断裂段之间的不连续部位。断面几何形态应该比较复杂,与有些震源机制解显示破裂为非双力偶(non double couple)的特征匹配。



推测三:破裂仅限于N40E走向的断裂。如下图。这样的几何结构也可以解释余震的分布和破裂模型。并暗示断裂如果投影到地表现在的位置,其倾角在浅部变陡。



仍然有疑问: 1)一般说来早期余震的长轴长度大致勾画出破裂的水平延展范围。为什么芦山地震的余震的分布仅在南段?虽然王等的结果北段位移量较大,可以解释为主震能量完全释放,且断面平整没有残留应力,但余震如此之少,还是让人疑惑。可能性一:或许北段没有参与破裂。仅有南段三十多公里的破裂,与 Mw6.6级地震的破裂长度相匹配,这意味着位移量压缩到较短的断裂上,最大位移量高于目前的解算。可能性二:北段参与了破裂,但因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确实没有余震。可能性三:后期余震或另一的主震会迁移到北段。





4.20雅安地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802-682433.html

上一篇:构造地貌研究方法
下一篇:芦山地震与1994年加州洛杉矶北岭(Northridge)地震的震级相当
收藏 IP: 222.131.158.*| 热度|

3 苏德辰 刘继顺 fumingx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1/0 | 闂傚倸鍊峰ù鍥敋閺嶎厼绀堟慨姗嗗劦閿濆绠虫俊銈咃攻閺咃綁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0 | 濠电姷顣藉Σ鍛村磻閹捐泛绶ゅΔ锝呭暞閸嬪鏌eΟ娆惧殭鏉╂繈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 |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伴柟闂寸劍閺呮繈鏌ㄥ┑鍡樺窛闁告宀搁幃妤€鈽夊▍杈ㄧ矋缁傚秴饪伴崼鐔哄弳闂佺粯娲栭崐鍦偓姘炬嫹 |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閹绢喖绠规い鎰堕檮閸嬵亪鏌涢妷顔句汗鐟滅増甯楅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