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转载]海大开学记实

已有 62 次阅读 2024-9-15 09:5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我校举行“海大·印象”——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作者:房晓丹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高剑桥 摄影:朱喜田 吴江涛 郭茜楠 丁惠元 添加时间:2024-09-14 22:28 阅读次数:42

 

2024年9月14日18时,大连海事大学“海大·印象”—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西山体育场隆重举行,校领导许民强、单红军、罗钟山、赵友涛、赵宝刚、曾庆成及综合管理机构、教学科研单位、支持保障机构、学校企业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学生工作干部、承训教官等出席开学典礼。2024级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场歌声嘹亮,气势恢宏。

校党委书记许民强为2024级新生代表吴嘉蔚、贾剑桥、乔禹辰、赛恩贝德佩戴校徽,现场2024级同学们统一佩戴校徽。校徽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浓缩,校徽的佩戴标志着2024级同学们成为真正的“海大人”,与全球“海大人”共享这一承载着使命与荣光的身份,传承“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的海大校训,共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校长单红军代表学校欢迎2024级新同学加入海大,并以“专心一志 磨砺自强”为题分享感悟、提出希望。他勉励同学们:一是要胸怀大志、始终如一,要立“坚忍不拔之志”,锚定人生理想,把定人生航向,专心一志地向着目标迈进,以成就更好的自己;二是要矢志复兴、兴海报国,要立心有大我的报国之志和心系海事的行业之志,始终将人生志向书写在祖国山川大地、浩渺海洋上,努力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壮丽篇章;三是要磨砺自强、矢志一流,要践行“为真理格物致知、为至善修己达人、为家国立心立命、为海事善作善成”的海大人学习观,在成就“一流学问”的同时,砥砺“一流品格”。最后,他希望同学们坚定践行“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的海大校训,勇敢赓续“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的海大传统,传承和发扬“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专心一志,磨砺自强,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路先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国之栋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之脊梁以及堪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航海家”。

副校长赵宝刚宣读《大连海事大学2024级新生中队指导员任命令》,并为本科新生中队授中队旗。

副校长曾庆成主持典礼。

各学院教师代表为2024级新生代表佩戴肩章,勉励同学们在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征程上牢记使命,勇立潮头,接续奋斗。

全国模范教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胡青教授代表全体教师讲话。他从理想情怀、修身求知、创新求实三个方面,勉励同学们成为有担当、有素养、有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有益于社会的“新时代海大人”。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家瑞同学代表本科生新生发言,表达了选择海大的初衷和对在海大求学的向往和憧憬。她号召全体本科生努力成为优秀的海事人才,积极促进国际海事交流,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贺沅同学代表研究生新生发言。他分享了本科期间在海大的成长及支教经历的感悟,号召同学们下苦功夫,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来自刚果(金)的李河同学代表留学生新生发言,他回顾了自己本科期间在海大的成长,见证了中非合作为家乡发展带来的变化,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今后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贡献力量,他号召同学们携手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和智慧。

典礼上,全场共同观看视频短片《逐浪》,视频由“潮·踏浪、涌·奔浪、激·层浪”三个篇章构成,引起学生深刻共鸣和强烈反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新生林陈泽同学带领2024级同学们进行庄严宣誓。典礼在全场同学们坚定而有力的宣誓声中圆满结束。

今年的开学典礼在新华社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微博,中国交通报官方视频号,大连海事大学官方微信视频号、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直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451243.html

上一篇:她长大了吗?
收藏 IP: 49.5.1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5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