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常见思维错误:专家教授发表荒唐言论,“两会”上少数提案很雷人,某些部门的少数制度和政策有偏差,作者认为都与他们的思维有关。中国人的思维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思辨力不足对个体的影响:①影响交流:对别人的观点常常做出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在同辈、上下级之间会产生误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不能在对别人个性的认识上,准确的了解和评价别人;影响表达,在表达观点时,往往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分析问题不合逻辑,让别人难以理解。②影响决策:错误决策影响人的一生。
思辨力不足对群体的影响:国民的思维决定了国民的性格,中国人的许多劣根性就是因为思辨力不足造成的,它影响了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发达,现在却很失败,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说中国人的思维特点造成了中国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莱布尼兹在《中国近事》中说:看来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清政府老打败仗,不是因为装备太差,是自己的脑子不行,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很多,但是战略战术用的好,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为什么还是有不少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恐怕不单单是时间和思维能解决的),中国的许多法规政策逻辑不严密,表达不清晰,漏洞百出,用语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现在的中国,除了资源危机,人口危机,道德危机,传统文化危机,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思维危机。(有些是思维问题,有些可能是背后的利益驱使)。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在教育上做功夫。
丁韪良认为中国人不善思辨是因为受到儒家思维的不良影响。中国教育厚古薄今。明恩溥说中国人不喜欢去思辨“为什么”,缺乏对事物深层的探索精神,思维只停留在表面的“是什么”,并且连“是什么”也经常是含混不清的。德里达认为中国只有思想,没有哲学(顿悟式的天才想法很多,但是缺乏深入和论证),中国思维的这种特点是中国统治者们最愿意看到的(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有太大的变化)。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中国人的“四化”思维:表面化:容易产生错误认识,它会使人爱慕虚荣,死要面子(我们的讲面子是很厉害的,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平民个人,做了很多不明智又浪费的事情,还导致心情不好,人际关系出问题)。使人只注意把自己表面打扮漂亮,不注重内心的修养,以貌取人等等。迎宾小姐风气之盛让老外觉得是种浪费。片面化:就像盲人摸祥的故事,看事情和问题的时候只看到一面,认识不到事物的多面性和多边性,片面的就下结论。这样也会导致极端化,看问题偏激,形成二元化的思维。有人反对茅于轼质疑的18亿亩的耕地红线的说法并说“不保护耕地,耕地就会被占用,被浪费,没有了耕地,中国人吃饭怎么办?”我想问的是:不设红线难道耕地一下子就没啦?(而后甚至有人还大骂,这就是后面说的情绪化)。简单化:就是推理能力不强,轻率地下结论。(想当然地就发表意见,我个人认为是大家说话、做决定之前缺乏严密地思考、推理和这种意识)。简单化的推理常常是预先立场、先入为主造成的。情绪化:就是缺乏理性,带着情绪看问题。容易冲动,偏激,盲目,敏感,易怒,变化无常、、、林语堂说中国人的思维女性化,情绪化就是女性化的一个表现。相比西方人,中国男人的思维也偏向女人,缺乏理性,过于敏感,认识世界常依赖直觉(恩恩),西方人和中国人说话要特别注意,一步小心就会弄伤了中国人脆弱的自尊心。(欧美的父亲在他们儿子的小时候就有意识的锻炼这些男孩的勇气,坚持,独立,和理性分析,这是我们中国父亲可以学习的。)敏感往往来源与自卑,有些被认为是辱华的电影可能并不是。“四化思维”的典型应该就是愤青了,他们一般有这几个方面:思维的情绪化和非理性;思想偏激,主张采取极端措施;标榜爱国,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
逻辑缺陷: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七门基础学科中第二门,《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无门基础学科之一(但是现在国内的逻辑学教育不够普及,地位很尴尬,一些逻辑学的杂志报刊停办)。常见的逻辑缺陷有:(一)概念模糊:明确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很少有提出严格、明确的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陈志武先生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中提到,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提出的一些条款模糊并笼统,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管理人才,什么叫“更多”?什么算“培养”?都很模糊。(领导开会也是这样,我习惯啦)。(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分不清集合和非集合概念常得出错误结论,又由于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批评某个集体就像等于批评个人,对群体的批评会造成窝里斗,贫富、地域之间互相攻击。常常说的“中国人”,也不是指说有中国人,本文也是。(三)类比推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类比的运用让文章文采斐然,意境优美,但是缺乏严格的推理和论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马和人就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这个类比吗,那“善有善报”呢?)。(四)二元思维:郎咸平先生有次在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大学高材生就问:难道要做小做弱吗?这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即非黑即白。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我们的这种思维更常见,把孔子、孟子、诸葛亮神圣化,把一些奸臣、暴君妖魔化。(五)以偏概全(六)错误推理:与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对方可能会错误的理解你的意思,并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打比方就是: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个人非常推荐这本书,理论性不强,但是启发我的思考,也很实用。这本书写好后被许多出版社拒绝出版,让我很吃惊。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书出来,有责任感地批判我们的思维和国民性,这比一些假大空的话有意义多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