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巨人的肩膀”齐名的是“苹果的故事”。数百年来,它已成为启发青少年朋友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题材。如果说牛顿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说体现了伟人的谦虚与博大情怀,那伟人与苹果的故事则展现了伟人那宽广的思路与善于抽象的思维逻辑。
然而,自从牛顿成千上万页涉及他秘密爱好的手稿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家图书馆被展现以来,就有了“牛顿的苹果”“纯属杜撰的情节”“是为了掩盖…”云云。
一种说法——“万有引力定律绝不是由于苹果掉在脑袋上而得来,而是受炼金术士所信奉的元素相互吸引观念所启发”。这一说法除了虚构牛顿引力星火,还鼓吹晚年牛顿为了掩盖他迷恋炼金术的事实。说牛顿杜撰苹果树下的情节以替代引力发现的启源。
刚看到这一说法时,我还纳闷,牛顿为什么就不烧掉这批手稿呢?为以正视听,现有梳理一下。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可以查到的资料有四个来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这样的:
一是《原理》第三版的主编彭伯顿所述,他说:导致他(牛顿)写作《原理》的最早思想启发,是在1666年逃避大瘟疫从伦敦回乡上伍尔索普之后产生的。这期间,他时常单独坐在园子里,陷入对重力的沉思。当某天一只苹果掉下来时他顿悟了重力原理。
之所以说彭伯顿是最先获得并将这一情节公布的,是因为考虑到《原理》第三版是在牛顿尚在世的时候出版发行的这一事实,彭伯顿完全可能在《原理》再版编辑的过程中,就引力等相关概念问题与牛顿进行较深入的交流,苹果情节为牛顿亲口述说应该成立。
二是牛顿传记的作者斯蒂克利,他说在牛顿去世前一年,他与牛顿在位于肯辛顿牛顿家的花园散步,来到几棵苹果树下时,牛顿亲口告诉他的。他说:“在几株苹果树荫之下,只他和我两人,谈论了许多事情,他告诉我,当年正是在与此相同的情景下,重力的观念进入了他的大脑中。那一刻刚好落下一个苹果,他开始陷入冥思”。这是符合逻辑的,牛顿先告诉了彭伯顿,再告诉斯蒂克利,前后也许不到一年时间。
人们常说,人越老越易丧失记忆,倒是久远的东西记得深,刚刚发生的事情反而记不住。牛顿告诉斯蒂克利时可能压根就记不住他去年还告诉过彭伯顿,此时触景生情,青年时的记忆浮现出来便告诉了斯蒂克利。讲这个故事时,名誉、体系、掩盖、逻辑等等,于老者牛顿已经都是浮云了。弥留之际的巴金不是说过他这时是为别人活着?人老了,自身已经不重要了,还值得造假?这时还说假话有什么用?张学良在人生的晚年,讲述他青年时期的风流韵事,既不是想掩盖什么也不是想抹黑什么,就是一个本能描述曾经的事实。苹果之于牛顿,那就是他青年时期茅塞顿开的一次经历,这次经历日久弥新。
三是由与牛顿同时期的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1694—1778)在1736年所著的《牛顿哲学原理》中提供,他说,根据牛顿的外甥女——同母异父妹妹的女儿——凯瑟琳•巴顿描述,牛顿在园子里看到满地掉落的苹果陷入沉思。然后就想到了重力。
我对凯瑟琳•巴顿的专业背景没做调查,她也许是一位理工科背景的专业人士,她也可能读了斯蒂克利写的牛顿传记,但她所描述的细节明显与前两位的不同,她说牛顿是看到了满地掉落的苹果开始冥思,不是看到了正在下落的苹果。凯瑟琳•巴顿的说法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即牛顿的妹妹所述。
我觉得这一表述更加符合平方反比思路的建立,从不同位置掉落满地的苹果如果没有地面的阻隔,它们会掉向何处?怎么个轨迹(这是一个让牛顿忍不住告诉过胡克,为此蒙受过羞辱的问题,记忆尤其深刻)?欧洲的苹果与美洲的苹果是不是一样掉向地心?再延伸到月球、延伸到整个太阳系、宇宙?这些都可能是牛顿冥思过的。
四是牛顿死后不久,在1728年间,牛顿外甥女凯瑟琳•巴顿的丈夫康杜伊特先生写了一份讲述牛顿在剑桥时事迹的手稿。手稿里面提到,1666年23岁的牛顿回到在林肯郡的家。牛顿在花园中沉思的时候想到——让苹果从树上落地的重力不限于在地球上,一定能延伸得更远,一直延伸到月球,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到月球的运动,让月球保持在它的轨道上运转。在康杜伊特的叙述中,牛顿并没有看到苹果落地,而只是联想到苹果落地(方舟子,牛顿的苹果)。
康杜伊特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先生,他非常有心也非常用心,当他意识到牛顿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时,就立下靠近牛顿的誓愿,最终通过与牛顿外甥女凯瑟琳•巴顿结婚而达到目的,在靠近牛顿后即开始收集与牛顿有关的任何轶事。牛顿逝世后,他继承了牛顿所有的债务,条件就是别人看不起的牛顿所有手稿和遗物,主要遗产则分配给牛顿的其他亲属,并做好一切法律文书。从他这些认真细致特质看,他应该不会杜撰牛顿这么个情节。牛顿也不会接受一个后生杜撰情节的提议,因为牛顿一直反对杜撰假说。
这四种来源,前三种都声称源自于牛顿的亲口传说。不管怎么分析,牛顿—苹果—重力—距离平方反比,这一发展逻辑与情节是值得采信的。而怀疑这是牛顿故意捏造的情节,以掩盖他从事炼金术这一事实,不值一驳。
很多文献说,当牛顿看到苹果下落或者下落的苹果时,牛顿陷入了沉思。我在想,他在沉思什么?我想他所沉思的一定是这样的——
假如没有地面阻隔,这些掉落的苹果可能会以螺旋线轨迹汇聚到同一点——地心。因为这是牛顿后来给胡克添加的想象材料——小测验题内容。牛顿因此而得意忘形地向胡克做了炫耀,又因为胡克的低情商做秀而伤透了心,因而促使牛顿奋发进取,从而导致重力原理的真正发现。所以,苹果的故事深藏于心,只有功成名就之后才愿意拿出示人。
牛顿是一个从出生就缺少父爱、终生未娶、孑然独居、性情孤僻、不爱张扬、不喜发表高见、不想杜撰假说、不愿公开争论、直觉天分超强之人。他没有必要生造一个莫须有的情节来掩盖什么,也不需要掩盖什么,至多就是压箱底。如果不是启源于苹果,那就是牛顿在杜撰情节,如果牛顿预先假定重力对苹果存在作用,就是牛顿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我根本就不信牛顿这位善于独处之人会花费时间捏造一个细节来掩盖一个他心向往之并为此投入大量精力的炼金术活动。为什么要掩盖?难道牛顿认识到了炼金术是一种非科学的实验行为?即使那样,付之一炬多痛快且还来得彻底,还将它遗存下来干什么。再者,牛顿根本就不愿意发表他的见解,哪怕是别人一再要求他公开发表的论文。炼金术手稿不也是他没有发表的成果的一部分?以他后期的身份和地位,出版发行炼金术有什么不可?只要他认为有价值,还有谁不信?《原理》就是这样,他一再说引力原因还有待研究,可人们就是说他的研究已经完成了。
我们人生都有这一经验,只有真实的情节才经得起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向不同人物反复描述,假的东西经不起来回折腾。苹果的故事至少牛顿在4场合折腾了4次,值得信赖。
牛顿如果想生造一个情节,他完全可以杜撰说某夜他望着天空中的流星或者某天看到山上的滚石或者是他一直思考伽利略的自由落体时想到的。这样的情节更加符合科学性。
人们为什么不质疑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说是为了掩盖什么而杜撰的想法呢。
牛顿故居的苹果树,资料引自王克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