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ong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rongl 凡眼看花

博文

郭沫若热带经济作物诗图解之六--玫瑰茄供麻饵油

已有 7345 次阅读 2014-4-20 13:02 |个人分类:热带经济作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郭沫若热带经济作物诗图解之六--玫瑰茄供麻饵油

 

 郭沫若的热带经济作物题诗:

木瓜累累结株头,初见油棕实甚稠。

茅草香风飘万里,橡胶浆乳创千秋。

咖啡粒分大中小,玫瑰茄供麻饵油。

玛美一枚烦种植,他年硕果望丰收。

 

玫瑰茄鲜红的萼片

 

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华南热带学院(当时简称“两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成功引种了玫瑰茄,并利用它的萼片加工出蜜饯、果浆等产品。1961年初郭沫若郭老到了“两院”属下的粤西试验站(南亚所的前身)考察时,品尝了玫瑰茄加工出的蜜饯后,连夸玫瑰茄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可口。“他吃得很开心。” 后来,当时陪同考察的副站长庞廷祥也在他的一篇回忆录中写道:“品尝完玫瑰茄的郭沫若意犹未尽,提笔作诗一首,洋洋洒洒直书胸中情谊。”这就是题头上这首诗,其中概括了热带植物玫瑰茄的功用的诗句就是“玫瑰茄供麻饵油”:玫瑰茄的韧皮可提供麻类纤维,花后成熟的萼片可制作果脯蜜饯(饵),种子可以用于加工食用油。

确实,玫瑰茄具有多种功用,其叶子、花、萼片、种子和茎秆都有利用的价值。约300多年前,玫瑰茄在原产地仅作为纤维原料制作绳索等用。早期在几内亚民间常用叶片作为利尿剂、镇挣剂和退热剂,萼片作为胆病患者的一种饮料。澳大利亚首先大规模种植作为食品加工原料,如1892年在昆土兰就设立两个大规模工厂专门制造玫瑰茄果酱及罐头,并畅销英国;早期菲律宾栽培,主要用于生产新鲜可口的酸味果冻、果酒和糖浆;而在西印度群岛以玫瑰茄萼片加工作为一种冷饮或调味品。

现在由于人们对玫瑰茄的不断认识以及科研工作的发展,开拓了它的应用范围。花萼、种子均是重要的食品和药品的原料,广泛使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玫瑰茄的嫩叶可作凉拌菜或熟食;用其叶可作疖肿、疥疮的辅助治疗。其茎秆枝条的外皮纤维代替黄红麻制造绳索和纺织原料;整株茎皮和木质部用于造纸。尤其玫瑰茄萼片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原料,用其加工制备的饮料食品风靡世界。全球需求量亦逐年上升,近年来年需量达到5-8万吨。

 

刚花谢后的玫瑰茄,粉红色也好看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又名洛神葵、山茄、芙蓉茄、美丽纳、红角葵、苏丹红,英名“罗塞耳” ( Roselle ),阿拉伯地区称“卡凯蒂”(karkade ) ,也有国家称之为“酸模" ( Somel ) ,“希比斯克斯花”( Hibiscus flower )的,是锦葵科木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半球热带地区(一般认为原产非洲苏丹,但亦有称印度也是原产地),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茎秆、叶脉、花萼为紫红色,茎秆皮质坚韧。叶片掌状绿色边有锯齿形。花为无限花序,单花腋生,离瓣,花冠直径125px左右,上午初开时黄色,授粉后变为水红色,中午开始凋谢,当天夜间脱落。花萼杯状,疏生粗毛及刺,授粉后迅速发育膨大,果实紫色,成熟时深紫色,单果鲜重8-1.0g。干萼重0.82-0.9g,塑果卵圆形,每果3-5室,有种子20余粒,种子肾脏形,暗褐色。千粒重39.3g,干花萼与种子重量比为1:1。玫瑰茄每666.7m2(亩)产干花萼40-50公斤,产种子约50公斤(也有介绍亩达80-130公斤)。

 

玫瑰茄的萼片,主要的收获部分

玫瑰茄萼片的成分和药食作用(见附1):

玫瑰茄干萼片含蛋白质、有机酸、还原糖、其它非氮物质、纤维素和多酚、花青苷类,以及维生素C、多糖类和矿物质等。

玫瑰茄萼片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药效显著的治疗性物质,是一个很好的天然保健药物。作为食品开发原料以及药用保健成分,符合现代人追求天然、绿色、保健的要求,决定了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玫瑰茄可以直接做鲜榨植物饮料,具有润肠、清热、止咳等功能。

玫瑰茄花萼加工的果酱,味道酸甜;制作清凉饮料,汤色紫红,清热解署,生津止渴,消斑养颜,加蜂蜜或加糖,冷饮风味更佳。花萼提炼的含有红色素的果胶,具有诱人的红色并相当稳定,是果酱、果酒、果汁、果冻、冰糕、粉末饮料等食品的染色剂。

玫瑰茄的花萼气微香、味酸、性寒,很多研究认为其有平肝降火、清热解暑、止咳消炎、生津止渴、利尿、降压减脂、养颜消斑、解毒、解酒、减肥、醒脑安神、清除自由基等功用。主要是玫瑰茄萼片中所含的木槿酸,原儿茶酸及花色苷和多酚类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保护肝脏和保护心血管、利尿通便及抗结石等药理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栓的形成、减少动脉粥状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还有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调血脂,抗肥胖,抗焦虑和镇静,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促进胆汁分泌、抑制平滑肌收缩,刺激肠壁蠕动,对肠、子宫肌肉有解痉作用,同时还有驱虫作用和在被细菌感染时的杀菌作用等。

但是,有研究认为玫瑰茄每天剂量150 mg/kg-180 mg/kg是安全的,而剂量更高可能会对肝造成伤害。服用较高剂量玫瑰茄花萼提取物也会对肾脏造成毒性伤害。

 

玫瑰茄籽的成分和功用(见附2):

玫瑰茄籽的化学成分有粗蛋白,玫瑰茄籽油,粗纤维,灰分,淀粉和水等。游离棉籽酚和结合棉籽酚微量。种子油呈棕黄色,为半干性油。

其中玫瑰茄籽油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总不饱和脂肪酸达到2/3或以上。种子油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调节血脂和促进脂肪代谢等作用,对心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骨折、儿童发育不良、老年消化不良、胃酸缺乏等症均有疗效。

玫瑰茄种子油含有的不皂化物中有甾醇类,生育酚也有一定的含量。但还测定含有环氧脂肪酸,有较强的动物毒性,甚至认为会起一种辅致癌剂的作用。但是经过精制、氢化、漂白、脱臭或加热处理,脱毒后的玫瑰茄种子油可作为代用食油,或作为一种新保健油有开发应用价值。

其籽粕作为一种植物蛋白质资源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玫瑰茄的枝干深紫红色 

玫瑰茄茎秆的应用

玫瑰茄生长周期短,生长快,产杆量高(一般一亩可收茎秆750公斤~1000公斤),杆皮含量高(整株玫瑰茄杆其皮和芯的比例约为21,即皮占总玫瑰茄杆的三分之一),适于我国南方大面积的种植。

玫瑰茄茎皮纤维素含量为58.8%,是很好的纤维原料,其拉力强度高于黄麻、红麻,可用于织麻袋和绳索。

然而玫瑰茄株型酷似棉花,分枝多,分枝节位低,由于沤洗剥制韧皮纤维较困难,茎秆一般被废弃。但玫瑰茄秆纤维素含量较高,纤维较长,特别是茎皮纤维81%以上纤维长度大于2mm,平均长度达2. 6 mm,秆芯纤维80%以上长度大于1 mm。纤维长宽比大,木质部分戊聚糖含量高于竹子而木质素含量则少于竹子,从制浆得率和物理强度比较接近木浆的物理强度,是一种比阔叶木、棉杆更好的造纸原料。用其为原料打成的纸浆可制高质量书写与印刷用纸,不失为优良的造纸原料,在造纸原料短缺的今天,开发玫瑰茄杆造纸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玫瑰茄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园林观赏应用

玫瑰茄还是一种观赏植物。玫瑰茄属分枝茂密,株形呈塔状,茎和叶柄紫红色,淡紫色的茎干衬着掌状分裂的绿叶,配以圆头状株形,颇为美观。玫瑰茄花于夏秋间开放,花期长,花萼杯状、花瓣淡黄色,黄瓣紫心,花似芙蓉,节节开花,节节着果。每当开花季节,红、绿、黄相间,鲜艳可爱,清淡雅致。特别是那花后增大的花萼呈鲜紫红色,枝条节段明晰,层层有序,花萼红厚,历久不凋,状如含苞欲放的木笔,很有特色。剪下果枝,除去叶片,是切花的优良材料。

玫瑰茄观赏性好,有“植物红宝石”的美誉,也是理想的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我国南方地区多用于庭院、公园绿化。若秋季播种盆栽,植株较矮小,可盆栽观赏。观赏期在10-12月。

 

我国的栽培应用

我国最早是台湾省引种玫瑰茄,1910年引自新加坡。福建1940年引进,闽南、闽中地区已有生产性栽培。目前,我国云南、两广、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国内引种的玫瑰茄品种有3种:一是早熟种,植株较直立,枝条密集,果较小,花果形顶尖,花萼色泽鲜红,萼片较薄,产量较低,但早熟售价较高,其用途是提取色素作为化妆品染料及食品添加剂。二是晚熟种,植株较披张,果较多,果形短圆顶钝尖,花萼色泽紫红,含糖分高,酸度较低,萼片肥厚,产量较高,其主要作为饮料。三是中熟种,性状介于早、晚熟种之问,其主要作为蜜饯和酿酒配料。

玫瑰茄属热带、亚热带短日照作物,在25-30℃条件下生长最佳,一般5月底6月初播种,8月底9月初蕾,9月中下旬开花,10月底11月初开始成熟采收,品种不同其整个生育期为170-240天。

玫瑰茄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扎根深,耐旱不耐涝,适应性广。一般水田、旱地、坡地均可种植,在丘陵地向阳南坡,在中等或中下肥力、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耐旱粗生,荒山坡地、果园套种均可生产,也可与矮秆作物如花生、豆类等作物或未投产果园行间套种,不与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争地。肥地种植分枝多,萼片肥厚,产量高,但易徒长倒伏而影响产量;过于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长小良,易产生自化苗等生理性病害。生长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烂根死亡。收获时如遇阴雨,花萼易霉变,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福建省闽南地区种植、发展玫瑰茄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近年来随着花萼出口的增加,玫瑰茄种植有较大的发展,素称“玫瑰茄之乡”的漳浦县,生产的玫瑰茄具有花红萼大、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等优点,是高级天然饮料食品和药用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福建全省玫瑰茄种植面积2000公顷左右,其中漳浦每年玫瑰茄的种植面积占50%1997年福建省各地所种植的玫瑰茄产量约7000t,其中干花萼约4000t,种子约3500t,主要销往美国、西德、香港。

 

 

 附:由于有关资料对玫瑰茄萼片和玫瑰茄籽油的成分含量数据有很大变化幅度,可能与不同的产地、品种、采收保存时间有很大影响,以及测定方法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这儿把这量化的数据作为附录,标出其变化的上下限,以供参考。有关参考资料略。

1. 玫瑰茄萼片的成分

有资料介绍,玫瑰茄鲜萼含水率约82.5%-90%,灰分1.26%、固形物7.39%、柠檬酸3.31%、还原糖0.82%、蔗糖0.24%。干燥率约1/9-10;一般晾晒干燥的萼片含水率10-13%,吸水膨胀率达250%,热水可溶物达30%

玫瑰茄干萼片含蛋白质3.5-7.9%;有机酸15%--30%,还原糖16%,其它非氮物质25.5%,纤维素11%,花青苷类1.0%-1.5%,以及维生素C、多糖类和矿物质等。

粗蛋白含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17种氨基酸;有机酸有柠檬酸、木槿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原儿茶酸、丙二酸(也有认为含有果胶和单宁),主要是柠檬酸和木槿酸;花青苷类,最主要的色素是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其次是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以及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还含有多酚和类黄酮素、异黄酮素以及呋喃醛、羟甲基呋喃醛等成分。此外在玫瑰茄萼片多糖类的水解产物中,检出了D-葡萄糖、D一半乳糖、D一木糖、L一阿拉伯糖和L一鼠李糖以及半乳糖醛酸。测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为钠0.05 mg/g,钾0.11 mg/g,钙10.54 mg/g,镁5.71 mg/g;锌36.31 mg/g.;铁247.24 mg/g;锰194.10 mg/g;铜6. 49 mg/g

 2:玫瑰茄籽的成分和功用

玫瑰茄籽的粗蛋白含量 (N×6.25)为25%-28%,含油量17.5-22.7%,粗纤维16.3%,灰分5.2%,淀粉2.3%,水分5.6%等。游离棉籽酚和结合棉籽酚微量。种子油呈棕黄色,为半干性油。碘值115.2,皂化值194,折射率1.457

其中含油酸19.7%-36%,亚油酸14.6%-44.4% ,棕榈酸13.0%-35.2% ,棕榈油酸0.42%- 2.0%,肉豆蔻酸0.6%-9.4% ,硬脂酸3.4%-23.1%;总不饱和脂肪酸达到63.5%-83%

玫瑰茄种子油含有的不皂化物中有甾醇类,甾醇的总量为450毫克/100油;其中β一谷甾醇61.3%(重量百分比);还有胆甾醇5.1%;菜油甾醇16.5 %;豆甾醇4,1%γ-菠菜甾醇10.0%以及在植物油中很少发现的麦角甾醇3.2%。玫瑰茄种子油平均检测出的总生育酚的量为2000 mg/ kg,包括α生育酚( 25 % ) , γ生育酚( 74. 5%) , δ生育酚0.5%

此外,还测定含有环氧脂肪酸2.6%-4.5%,环丙烯脂肪酸的苹婆酸2.9 %,锦葵酸1.3%;十七烷酸1.56%、花生酸0.95%等。但其中的环丙烯脂肪酸(CEFA)抑制了脱氢酶,使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受到抑制,有较强的动物毒性,甚至认为会起一种辅致癌剂的作用。但是经过适当的方法,如精制、氢化、漂白、脱臭或加热处理后,可降低环丙烯脂肪酸的含量。脱毒后的玫瑰茄种子油可作为代用食油,或作为一种新保健油有开发应用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9259-786755.html

上一篇:郭沫若热带经济作物诗图解之五--咖啡粒分大中小
下一篇:郭沫若热带经济作物诗图解之七--玛美一枚(蛋黄果)
收藏 IP: 61.143.87.*| 热度|

7 武夷山 朱晓刚 王德华 张庆费 陈小润 刘光银 杨正瓴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