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春节两则 肯钻研 爱学习
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春季前夕,偶尔听到已退休的两姊弟电话聊天,他们感慨道,父母不在了,家就回不去了,过年少了年味,听着听着一丝淡淡的伤感悄然涌上我的心头。身边许多人都在年前匆匆赶回家,为了能和父母围坐一处,唠唠家常、守岁跨年,尽享阖家团圆之乐,而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过春节了,家里的大门翻修了锃亮,但“铁将军”常年把门。然而,身边年年有新鲜事,激励着我们不断模仿、学习、进步和骄傲。
今年过了春节回老家,听到两则故事。
一位老者,八十多岁,小时候农村家里兄弟姊妹多、穷,没上几年学就务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农业社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干农活,1963年,刚好有个机缘,省城招工,先学了三个月钣金,后学磨工,跟了5个师傅,他博采众长,不断精进技艺,在省城工作16年,只是家在近两百公里外的乡下,夫妻家小两地分居实在不便,经过多次申请终于1979年调回县城。老者谈及,尽管县里能人不少,但临近三四个县没一个磨工拿得住千分尺;男性头发直径一般7丝,女性约6丝;轴类通常要求三花8的表面光洁度;无锡热处理厂的水平高,处理后刚柔韧恰到好处;原先一个轴和瓦人工合瓦需要三天时间,然而老者对汽车曲轴磨床加工后一天搞定,且噪音低、振动小;说到这里,老者微笑着讲了一个故事:有一辆丰田进口大卡车,轴瓦磨损量大,需更换新轴瓦,当时进口轴瓦更换是一笔巨款,车主找到老者求助,老者先加工轴瓦光洁度,接着巧用松香和薄紫铜片垫高瓦块,再仔细修整间隙符合标准,愣是让这辆车 “起死回生”。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倡导多劳多得,老者不是买二赠一,薄利多销,不搞内卷,反其道而行之,第一件半价让利,让用户真切见识到他的手艺、水平和能力,以此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和信誉,然后第二件全价。当时临县在九十年代初建电厂,第一天拿来1个件维修,第二天一下子拿来7个件,每个件100元,一天搞定,那时候平均月工资不到200元,可见老者的手艺在周围百八十里那是响当当的独门绝技!
倘若老者一直留在村里务农,或许也就混个温饱,假如换个更加精明活络的人被招工,也许家都搬到了省城,可如此一来,世间便少了一位有着大国工匠风范的高级农民磨工。
后来老者在50岁心脏病,居家过着类似停薪留职的生活,再次务农。今天老者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活习惯,不吃肥肉,少吃面条,喜吃馒头,偶吃糖糕,滴酒不沾,每天走路,依然骑车,种地干活。劳作中,身体出汗,促进循环,八十多耳聪目明、健步如飞。但老者依然抽烟,记得老者曾说过,当年磨床中遇到棘手难题时,就需要香烟来“帮忙”,在烟雾缭绕间,灵感常常会突然闪现。
老者没有文凭,文化程度也不高,他身上闪烁着一种难能可贵、熠熠生辉的品质 ——肯钻研。因为执着、因为钻研,老者做到了“大国工匠”,其实技术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化,文化是为了提高内涵、提高品味,而生活和生存需要持之以恒钻研的精神和力量。
一位老兄,五十多的人,三年前开始在单位分管安全,两年前说要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于注安不太了解,但想到注册师三个字就知道这考试不简单,那是成人后国考!注安的通过率8%,比考研难多了。谁能想到,今年春节收到了一个惊喜——老兄年前通过了注安考试!老兄说花了4个月时间每天下班后学习4小时,在哔哩哔哩上听三年前的免费讲座,省了当年讲座3000元的听课费,做了7万字的笔记。人过三十不学艺,很多人四十最多五十工作就开始吃老本,仅凭过往经验捎带点讨论推进工作,然老兄五十岁从设备转分管安全,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毅然投身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课程,最终拿下国家级资格证书,他用行动充分诠释了常态化的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提升的精神。
在今天,尤其AI时代学习和钻研可能更加重要,先前知识和技能传播的速度和频率可能没那么快,有时凭借信息壁垒可以形成独占独享的优势,而今天一个视频和一个文字秒变全世界,信息平权时代已经没有任何隐私和屏障可言,只有不断的学习、钻研、实验和创新,才可能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缺点和特点,因材知己、扬长避短、知行合一,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荣耀!
原文发表于2025年《金融博览》第4期上半月,卷首语大家谈,题目为《AI时代的终身学习启示》,原文发表有删节。
1/1 | 闁诡剚妲掗锟�:1 | 濡絾鐗犻妴锟� | 濞戞挸锕g粩瀛樸亜閿燂拷 | 濞戞挸顑勭粩瀛樸亜閿燂拷 | 闁哄牜鍋婇妴锟� | 閻犲搫鐤囧ù锟�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3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