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fei20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fei2010

博文

时光之光

已有 2988 次阅读 2011-9-2 23:37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光是不祥的预兆。它会在深夜里悄无声息地袭击你的梦境,像一束锋利如刀的光,又像一个沉重又轻飘的身影,你能感觉到被压迫的窒息感甚至痛感,却无法看清,更无力驱赶,比如母亲告诉我的那个似梦非梦的情境。

母亲坐在沙发上,一脸严肃。她说,昨晚半夜有一个黑影突然从身后紧紧箍住她的身体,她的一只手、脖颈喉咙到整个后背都不能动弹,她挥舞着另一只手,想呼喊父亲快把它赶走,然而寂静漆黑的空气里没有丝毫的声音。父亲就睡在母亲身旁,他说他什么也没有听见,其实我知道,即使他糟糕的听力和我一样也不可能听见,因为母亲的呼喊只在心底,或者说只在梦境里,正如她内心深处尘封的许多心愿一样。后来呢?我问。后来突然就轻松了,我晓得它走了,我还睁眼想看看它到底从哪儿走的,门窗都是关着的,我清醒得很哩,母亲说。我吁了口气。然而,母亲最后仿佛盖棺论定似地最后说了一句,你奶奶今年恐怕爬不过了!毫无疑问,母亲是相信她的预判的,我试图说服她相信这可能只是因为身体疲惫或胳膊被压迫造成的,不料她接着说,你二舅在你外公死之前不也做过这样的梦么。我自然清楚这样的不祥常在亲人离世前发生,神秘却一一应验。我看着母亲,她左边嘴角的手术印痕还依稀可辨,在我心里,她和奶奶一样,都是离死亡很近的人,她们的身体和精神在时刻承受着疾病和对疾病的恐惧、无力和侥幸,但遗憾的是,她们成为不了盟友,当然,她们也不是敌人。我只能像父亲一样,面色凝重,默默无语。

“立秋”之后,其实还是盛夏。细微的秋声,被逼仄到深夜抑或清晨,像是不合时宜的某种心理安慰。看看书,打打球,陪女儿看看动画片,想想忽远忽近的心事,日子就哗哗地过去了。盛夏转眼就变成了剩夏,过去的也就过去了罢。

所有的一切都能过去吗?旧的淡去,新的覆盖,淡去的并未消逝,只是染上些经年的灰尘,仿佛一截一截变白的头发罢了,我怕它变成全白,更怕拔了生疼。常常回想起十八岁之前那些破碎而美好的时光,从书页里逃逸出来,像灰蒙蒙的清晨校园喇叭里传出的歌声。那断断续续的歌声在许多人的耳畔轻轻碾过,碾碎我们的美梦,也叫醒我们昏沉沉的心,许多年以后,我似乎依然能寻着那歌声的方向,找到散落异地的那些朋友。他们和我一样,高考之后便去往各自乐意或不乐意的城市或乡村,南方或北方,富有或清贫,不同的是经纬坐标,相同的是一座城接纳一个人,一个人守望一个城。偶尔我们会在“中国校友录”上遇到,也如陌生人一般,寒暄然后彼此隐身于人群。记忆仿佛被摔碎的一地镜片,折射着时光和各自模糊的面孔,再也无法粘合。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就像一座城湮没于历史的光影之中。然而总有些柔软的东西是不会消逝的,比如那个叫“天城”的地方,我们曾经相聚又离别的母校,记录着一段青春的回忆,像一颗青涩却坚硬的果实。那天和高中同学ZW相约回到那里,看望班主任管老师。1998年我离开那里,转眼已经十余年了。小镇早已模样大变,新路代替了旧路,店铺林立,比往日繁荣,然而也比往日更加陌生。学校的校门也早已重建,且变了方向,挺气派的样子,然而我还是难忘那窄窄的校门,那长长的斜坡,以及那个周六下午骑着自行车飞一般冲下坡回家去的少年。管老师一如往昔的瘦,然而气色精神格外好,见到我们更是异常高兴,聊起那几届学生、那些陈年旧事仍记忆犹新。我们再次走在十余年后的校园里,池塘还在,实验楼还在,教学楼还在,宿舍楼还在,校门外的小超市还在,在新建的操场楼宇之间显得更加破败,喜悦掺杂着怅惘,模糊混淆着清晰,时光哗哗的声响仿佛流水冲刷我们的脸庞,昔日少年已是青年,昔日青年已是中年,物非人非。那些或喜或悲或激昂或低回的故事早已像那些各奔东西的同学一样消解在岁月里,只剩下空洞的名字和各自下落不明的生活。一路上,我们谈论着过去的艰苦过去的勤奋,谈论着今天的教育今天的问题少年,已然隔世。告别的时候,我们都有些醉了。等我再回头,只看见小镇模糊的轮廓,与往事慢慢重合,又渐渐分离。我像傍晚的天空一样,面色凝重,默默无语。

小城的某个十字路口,堆满停车叫卖的西瓜,它们是盛夏的果实,圆润饱满,却早已熟透。我远远望了一眼蹲坐在树荫里的黝黑的瓜农,觉得好像还是去年的那位,然而我也只是踩着夕阳的余光视若无睹地走了过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757-482355.html

上一篇:青楼:凄凉,或美梦
下一篇:和音乐一起老去
收藏 IP: 202.112.90.*| 热度|

1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