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7:《文化三型·中国四学》
2、1991:《传统思想文化寻根》
3、1994:《再阅<楞伽>》
4、1995~1996:《<心经>现代一解》
我对佛教的认识一直以来只是几本佛经和网上的讲经视频或书籍,而感悟多是来自生活,对于佛教的历史、经文的原文、译文的版本、来历是不了解的。读了金先生的几篇文章后,突然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视角。金先生在印度有过5年的工作经历,没有信奉佛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在印度,佛教早在千多年前就被改良的印度教取代了。
金先生已去,到今天有11年了,然而他文字中活脱脱的个性让他依旧活在世间。弥留之际,他说了一声“我是哭着来,笑着走。”让人不得不欢喜这样一个88岁高龄的可爱老头。
金先生还有一篇写于1936年的文章——《读书》。其中有云“还有一条原则也很重要,便是多读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书。”先生认为“‘正合吾意’的书愈多读,愈无进步,愈容易流入偏狭;远不如多读几部不合吾意的书。”也许正是这样宽阔的格局让先生饱览群书,进而在1984年便宣告“书读完了”。
但是,不得不说先生的思想中是充满了许多矛盾的。他希望以大的格局饱览全书,却是为了寻根求源得到知识之究竟;他觉得概括有弊,却时时处处概括;他以为读者并不能真正读到他想说的内容,却笔耕不辍至终老。
我不知道是否有轮回,是否有极乐净土,但是先生这般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高人也会得到佛陀嘉奖的吧。
只是,看金老师关于佛教的文章,是很难看到佛陀对大众的温情的。我曾以为科学知识是最为客观理性的,而且会有意无意将客观理性与冷静相联系。好在学了外语,也看到一些优秀的译作,发现更多的影响人类的科学著作对人本身也饱含温情,这才了解到少时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很不容易的慢慢接受了科学研究是结果先于实验这个说法。热情的科学家,首先是思想上的自由者并且捍卫这自由的权利;热情的科学家,遵从内心的兴趣和感应开展工作;热情的科学家,对于学生和年轻的科学家的成长有诸多慈爱与关怀。金先生也是科学知识的狂热追求者,但为何,我从中读出了很多他读书治学的快乐,却很难读到体贴与敬意呢?
好在佛教育我们,不要说他人过错,因为你不是他,不知道他之所以这样是不是有其密意。
请允许我来大胆猜度一下金先生的密意。也许他是跨文化的使者,由于特殊的经历能通达诸多外文,尤其是梵文,使得原本被语言障碍的民众得以交流;也许他是自由思考的典范,发表文章如同灌水,跳脱尖锐的文字只为刺激人们的思想;也许他是镜子,折射出其他人对佛教的看法,这其中有说得对的,也有说得不对的,但其中对普通的佛弟子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误解。如何面对误解,可以检验佛弟子自身的修为。
掩卷回想金先生有关佛教的文章,我更感到的是一丝清风,一缕营养,它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关注前朝外邦佛弟子的视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9222-484104.html
上一篇:
9月2日下一篇:
延期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