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读研的明线和暗线 精选

已有 9690 次阅读 2025-2-5 20: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是开始,而非终点。考研上岸是值祝贺的,但只是一段艰苦路程的开始,未来还需要用心经营,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学习与科研,努力让自己成为专业领域内头部、优秀的毕业生,这才是读研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送给2025年成功上岸新科研究生的寄语

(2)双向选择,公平正义。正在读研的学子一定要心里数,别人云亦云,天天抱怨就业难,而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对就业有个客观清醒的认识,相信只要自己苦读书,深钻研,一定会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就业去处。就业难是表象,其实是以优胜劣汰、择优录取为手段,维持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正在发挥作用。研究生就业择业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用人单位的择优录取,将优秀研究生选出来,将蒙混过关的学生淘汰出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残酷的、真实的,是悄无声息的,我们经常听到抱怨声,但也要有冷思考。是否专业头部,优秀毕业生就业也困难?显然不是。

(3)宽进宽出,就业分选。现在读研究生,不是拿到个学位就行,就可以一辈子吃喝不愁,而是要读的出类拔萃,读到卓越、优秀,至少良好才行,而一般或者混毕业,肯定没有前途,毕业后的去向就是对研究生三年是否努力的检验。每年毕业季,勤劳的人们又一次得到丰厚的馈赠,而懒惰者将受到无情的鞭打和拷问。社会是公正的,是有分选的,并非只要研究生毕业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疯抢,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研究生且不能听别人说就业多难,学好学差一个样,都找不到工作,因此而躺平摆烂。不拼搏、不努力,毕业的时候肯定没有好结果,这是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逻辑

(4)明线毕业,暗线就业。现在研究生教育不再是以往精英教育,而是宽进宽出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后甚至逐步发展为全民教育。在读研毕业,拿学位过程,遵循的是“明线”逻辑,而在就业过程中,真切存在一条常被研究生忽视的“暗线”。只要符合相关考试、考核的要求,研究生就可以顺利入学、毕业、拿学位,这是有章可循的规则,也是研究生混毕业的最低目标,这是读研毕业的“明线但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择优录用,优胜劣汰”选材法则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了严格、精细的分流与分选,对毕业生工作去向进行了细分,虽然满足基本毕业要求可以毕业,但在找工作时却难以找到满意工作,而只有读到优秀才能找到合适工作,这就是读研就业的“暗线。换言之,研究生满足毕业的基本要求,闯关混毕业时,导师常常办法不多,但步入社会在找工作过程中,不会有人惯着,社会就是如此真实而又残酷的,公平而又公正,这也是本文点出,不为研究生所熟知的就业潜在运行规则,在本文中被称之为“暗线”。与欧美国家的宽进严出不同,我们采用宽进宽出策略,但用人单位要求严格,发挥了筛选与分流作用。

(5)拼搏加油,跻身头部。研究生通常对“明线”熟悉,而对就业分选人的“暗线”关注不多,这也是导致躺平摆烂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根本原因。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多,获奖多,表现优秀者,例如,进入前专业1/5的人群,将继续培养攻读博士或者被较为优秀用人单位录用,而表现不佳者,例如专业后1/5人群,不仅面临毕业困难,而且更现实的是面临着就业难,研究生学位在找工作过程中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当然,天无绝人之路。蒙混过关毕业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仍然可以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这个过程中暗线仍然发挥作用。研究生一定要对现在就业形势有个较为清醒、客观的认识,相信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有相应成果产出,一定会在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光明的、有前途的去处。只要相信社会有公平正义在,这句话就是可信的、靠谱的。抱怨无益,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7)暗线是人才培养的底线。研究生可以遵循明线,只要达到硕士毕业要求,就可以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但是,在择业过程中,暗线会发挥作用,只符合基本毕业要求,专业知识不扎实、学业表现不优秀,在就业过程中,“优胜劣汰,择优录取”将发挥作用,将蒙混过关者排斥到专业行业之外。读研究生可以混,但就业过程中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在读研究生,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8)暗线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生命线。现在,就业形势不乐观是大背景,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国科技竞争、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专业人才特急缺,是一个缺乏人才、培养人才的阶段。现在,行业发展需要的不是普通毕业生,而是优秀毕业生,即热爱自己专业,有较为扎实的专业能力,有高质量论文、荣誉奖励等真金白银硬通货傍身,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的专业头部青年。暗线是促进研究生教育朝积极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生命线,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良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471729.html

上一篇:研究生就业原则:先就业,再发展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充满遗憾的艺术
收藏 IP: 211.145.54.*| 热度|

28 王从彦 孙南屏 宁利中 张坤 刘进平 马臻 郑永军 孙颉 夏炎 冯兆东 王涛 郭战胜 林天乐 康建 张红光 李志林 崔锦华 王安良 武夷山 汪运山 钟炳 陈小开 朱爱军 郭文炎 白龙亮 刘泽华 guest09182319 guest3218185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IP: 123.119.251.*   回复 | 赞 4 +1 [4]李志林   2025-2-6 11:01
我在研究生的课上总是强调,读研不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文凭用处不大,能力才是能终生受用的。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能听懂,有多少学生能听懂又能执行。信老师总结得好。
回复  多谢志林,他们注意了明的,没有注意暗的,混毕业容易,但没有真才实学,找工作,用人单位不买账。
2025-2-6 12:3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60.233.17.*   回复 | 赞 1 +1 [3]郑永军   2025-2-5 22:26
    
回复  郑老师,过年好!
2025-2-6 12:3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19.228.140.*   回复 | 赞 1 +1 [2]张坤   2025-2-5 21:15
信老师写的真好,是研究生的一剂良药!
回复  多谢张老师。
2025-2-6 12:3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19.228.140.*   回复 | 赞 3 +1 [1]张坤   2025-2-5 21:12
真正优秀的人是不需要找工作的,而是工作主动寻找优秀的人,至少靠自己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干、巧干、长期热爱和坚持形成这种自信心。优秀的人一定具有共同的内生强大基因!
回复  是的。三年读研,他们用了过多时间找工作,最后,好多人还是找不到。他们精力用错了地方。其实,把专业学好了,自会有工作。
2025-2-6 12:33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7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