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atang

博文

心想事成

已有 2936 次阅读 2012-1-19 10: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各种励志书籍上,你都可以发现“心理暗示”这个词。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你就不断的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你就会真的变成什么样的人。后来我一试,还真管用,考研的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下,就要在心里说几遍:我一定要考第一。结果我还真考了第一。我想我真是发达了,找到了成功之不二法门,以后我决定每天对自己说几遍我一定要当president,没准哪天我真成了president呢。
        可惜我是个怀疑论者,显著特征就是不坚定。从小就有人不断明示我要信仰大同世界,结果明示次数过多,引起我的怀疑。还有人要我信基督,信佛祖,信太上老君,信大力水手,信春哥,要是只说一遍,没准我还真信了,结果每次都是喋喋不休,想把这种信仰扎根到我的潜意识里,很不幸的是我的潜意识是一片荒漠,到这里就要缺水缺营养,根是扎进去了,不过很快就干枯,变成木乃伊,除非神鬼传奇卷土重来,否则就是不让你看到一点生命力。
        对某些人来说,心理暗示是个好东西。比如著名的曹操,行军没水了,就创造了望梅止渴;比如拿破仑,没有军功章了,就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心理暗示还是一切广告的理论基础,比如脑白金的收礼就收脑白金,恒源祥的羊羊羊,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把你搞崩溃,等你真做抉择的时候,脑袋里没别的,就一句广告词。
        这个世界也许不是谁创造的,但一定是你想象的。
        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对科学探索有了一个新认识,就是我们的科学家不是在探索未知,而是在求证事实。当千辛万苦的实验数据出来,在分析整理数据的时候,我们都在找这些数据的相关性,绘成一条直线或者曲线,那些偏离这条直线或者曲线的数据点,就被当作误差忽略掉。有时候我想,真正的科学发现,也许就隐藏在那些背离了相关性,被当作误差忽略掉的数据当中。也许我们太希望结果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于是结果就真成了我们想象的那样。
        英国作家索利恩有一篇小说叫《新鲜空气》,我略作精简,以博一笑:
        一年冬天,威尔逊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就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感觉到一股新鲜空气扑面而来,于是安然进入梦乡。黑暗中,完好无损的玻璃窗嗤笑着,散落了一地的镜片无奈的叹息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4817-530166.html

上一篇:离离原上草
下一篇:喊山
收藏 IP: 121.251.234.*| 热度|

1 庄世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