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份,我在某微信群发言谈到地震预测问题时,我室的几位已退休老前辈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着岩石强度的尺度效应、岩石破裂机理、应变能积累与释放、地震可预测性等,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交流,知晓他们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十分关注,但多数人对其了解较少;再者,网上“碎片化”的交流不利于他们把握该理论的整体脉络。为此,我建议徐老师出面联系下我室已退休的老前辈,在其方便的时候开个小型学术座谈会,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下该理论的来龙去脉,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历经多次联络,最终座谈会定在了2020年1月13日上午9点30分。
座谈会如期举行。我在在开场白道:“感谢老前辈的光临。今天请大家来,一是因为多年未见在座的大多数前辈,十分想念,且借此机会感谢你们当年对我的帮助;再者,估计你们之间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今天举行此会也就多了次交流的机会。二是我已做过有关该理论的多次学术报告,但听报告的多为中青年学者,在提问题的深刻性和尖锐性方面距老前辈还有一定差距,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嘛,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三是感谢徐老师在联络方面付出的辛苦。”
考虑到大多数老前辈首次听我的学术报告,我讲解的很慢,用时约100分钟。讲完后,提问踊跃,别看多数老前辈已近80岁高龄,思维仍十分清晰,提的问题相当见功力,如锁固段的分布如何确定?锁固段的形成机理是什么?为何地震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多?我一一做了详细解答。讨论完毕后,我一看时间已到12点30分啦。
王院士和夫人本来要准备参会,但他昨天打电话给我的一位博士后说:“因某外地单位来人明天找我谈工作,抱歉不能参加明天的会啦,但我要看看会议纪要,想知道大家提了些什么问题。”
会后,请各位老前辈共进午餐。考虑到大部分人年事已高,我准备了一瓶红酒和两瓶黄酒供大家随便选用。席间气氛热烈,我举杯敬酒给大家拜了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大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交谈中聊到地震预测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地震预测本质上属于地学+力学问题,诸多工程地质学者既懂地学又懂力学,研究该问题具有一定专业优势。席间丁老师和我说:“你的理论是原创吧?”我答曰:“是的。”他接着说:“原创工作肯定会遭到某些人士的执意反对,你不必介意,把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才是对反对声音的最有力回击;此外,要放低姿态与别人交流,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更多人的认可。”我连连点头称是。
昨晚,徐老师在微信群里对此次座谈会评论道:“聊的好,吃的好,喝的好;慢慢地讲,慢慢地提问题,慢慢地讨论,这很和谐,这样的会议模式值得提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