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05-31
我想谈谈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不赞同有些同学说的,可以“随意读”的观点,我们要读的是书,不是BBS上的帖子,更不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的“鸡汤”。我们曾因网络的发展而兴奋。中国的第一封E-mail就是从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院子——玉泉科教园区里发出去的,我本人是中国第一批有电子邮箱的人,那时审核资格很严格。但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从读书开始的。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在经历突如其来的信息浪潮之后,又回归到读书。显然,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了更多80后、90后、零零后。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来说,读书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再比如读“音乐天书-乐谱”,本应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对于今天的孩子却不是这样,恐怕每个琴童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史。网络的发达也使作者群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读的书是能写书的人写的,是经历丰富、有很高文学和鉴赏素养的人写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积极挑选、认真思考、甚至用尽一生精力来完成的书。但是在网络时代,好像每个人都能写书,不需要门槛,只需要技术,甚至不需要输入法,只要你会复制粘贴,就是今天所说的“攒书”。还有“做书”的说法,就是作者可能完全没有参与写作,比如就像我今天这样在这里讲一通,就能有一份“巨著”出来。还有不是书的却可以阅读的内容,比如BBS。可能BBS的排版还不够精美,不太适合阅读,但今天微信上的推送文章遍地都是,这个“不可不读”,那个“马上就删”,其实读过就忘。我不是痴人说梦,也不是鲁迅作品中的“九斤老太”,而是想告诉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对这种免费的午餐保持警惕和清醒。现在流行这样的说法:“世界是平的。”网络时代,确实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平的,今天我们可以实时看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但我认为,“世界是平的”这样的观点反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四维的,何况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甚至更复杂的世界是弯曲的。这里“世界是平的”所说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此时所处的空间,至少有人的地方就不能不问我们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同时又承载着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读书,要说的有这样几件事。第二是要懂得怎么读书。是从头到尾全读还是选一些章节读?是正着读还是反着读?经常可以看到我们同学的书架上,有的书前三分之一是黑的,后三分之二是白的。这当然是因为只读了前三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读到读不懂处就停止了。那么读不懂处还要不要读?是不是前面读不懂后面就读不懂?我认为,太阳的光芒不在于它跳出东方的那一刻,而是在天际划出整个弧形和它照亮整个天空。如果单是太阳跳出来的那一刻就把你吓跑了,那你怎么能看到真正的太阳的光芒呢?所以我觉得,没有一本书不能倒着读;当你能把一本书倒着读的时候,也就把这本书读懂了。每当有一本书令你拍案叫绝时,那当时一定是和者盖寡。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的东西一定不会有人愿意读。比如我写人要睡觉,那肯定没人读;但如果我写应该如何睡觉,如何达到深度睡眠,如何更高效地睡眠,那很多人就会愿意读,因为要睡觉而看见枕头发愁的人多。所以在读书时,要去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也有要少读或最好不读的书。眼下一些咱母语写作社会科学人文方面的书要少读,因为写书的是为了提职,浮躁而没有耐心,没功夫深入思考。到书店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书架上的这类类书籍往往一样厚。这是因为不到5万字不算著作,超过5万字实在写不出。一件简单的事拼命掰开了揉碎了凑字数。我这二十几年就读过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坏世界》。作者列举了好多人类的坏道理、呆道理,最后就得出结论:这个世界是坏的。世界怎么可能都是坏的?此书不读也罢。作者可以休矣,你的教授不是当上了嘛?!第三,要读名著。名著的定义是什么?经过历史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才是名著。现在有很多书单,观察后你会发现中国人与外国人开出的书单中很多都是重复的。这些就是名著。没读过这些书,你读书时就会缺乏“味觉”。就是说每本书都有酸甜苦辣,但是没读过经典书,你就品不出来。名著中可以多读历史名著。历史总不是错的,因为它毕竟发生过。还可以多读文学,因为文学写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还可以读一些哲学,最好读哲学史。如果你直接拿一本康德的书来读,很快就会糊涂;如果拿一本叔本华,就更糊涂了。中国哲学史方面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西方的可以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读完这两本书,你就至少找到了一个大的背景。还要读一些政治书籍。要读一读马克思。实际上马克思在中国的境遇比在西方并不好多少。我们虽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但青年一代中很多人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书,你没读过你怎么知道不好?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政治思想的试金石。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排在首位的就是马克思。“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个幽灵是怎么游荡的?青年人不应该好奇吗?
还要读中国革命积累下来的书,比如毛泽东的书。中国青年不读毛泽东的书,是一种悲哀,也是青年本身的损失。因为能把中国那么复杂的问题说得那么清楚的书并不多。毛泽东的书中读哪些?我推荐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还有《矛盾论》、《实践论》,真的值得读。最后,不要指望所有的书都是对的,不要指望所有书都能让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因为写这本书的人只能表达出他自己的理解。但是,你能在书中找到贯通时空、照亮世界的光芒,书中的思想可以照亮一代人又一代人,将光芒传承下去。关键是你能不能发现这种光芒。(这是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教授在5月29日首届果壳读书节“爱读”征文颁奖仪式上的即席演讲,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795-1311407.html
上一篇:
平凡的努力 真实的未来下一篇:
[转载]学习札记系列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