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青海西宁,十岁到厦门,17岁到上海读书,到现在一直在上海。
从小到大,都被当作是外地人。没有一个地方把我当作本地人,也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认同为家乡。
小的时候住在青海民族学院的大院里,大部分老师都把青海当作是一个注定要离开的暂住地。每年春节时期,爸爸都要把我带到上海亲戚家,每年一度的朝拜一般的旅行让我把上海当作了自己的在远方的家乡。
但是到厦门前半年,在上海亲戚家的寄居生活,让我从兴奋和好奇,转变为夜夜哭泣。我知道上海真的不是我的家乡。在厦门,语言上的差异,我当然是典型外地人。游离在本地人之外,接受他们看外星人的眼光来打量我。其实在每年民俗佳节时,当地闽南人的庙会、祭祀活动,让我有深深地羡慕,羡慕他们有祖先的排位可以拜。
考上复旦大学,我又被当作是厦门人,常常被要求讲几句其实我不会的闽南话。
从小到大,都作为外地人,接受各色本地人从敌视到羡慕的眼光。敌视大概是来自于遗传本能,对于入侵者的敌意。而外地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对生活的热爱与无牵无挂,最后总让本地人有些羡慕。当然,仅仅是这些绝对不会让他们有离开故土,闯荡世界的念头。
四川湖南的英雄儿女到上海当外地人,上海的英雄儿女到日本美国当外地人。而留在本地的上海人,抱着那薄薄的户口本,来维持自己的虚荣感。除了那张纸,他们还有什么?维持上海十里洋场繁华的,其实是外地人,而不是他们。当然他们的祖父辈到上海来做码头工、纺织工,为上海出了一辈子力,但当时,他们的祖父也被当作是外地人。
上海渐渐地将所谓的上海人迁到莘庄或更偏远的地方,那里除了安静荒凉的民房,十里洋场的繁华气息一点也没有。所谓的上海人,每周末坐两三个小时的公车,进入上海城区,然后在逛街的时候,靠讥讽说普通话的人为外地人来获得满足感。而上海城区内的房子,却大多数都是外地人租住或购买的,因为他们在这里工作。其实外地人,才是上海真正的主人。
西宁-厦门-上海,我都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本地人,来感同身受当地人的喜怒哀乐。因为我居住过那里,那里养育过我,我也不在乎他们不把我当作本地人。无根的风花、断线的风筝,在广阔天地逍遥,其实习惯了之后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的家乡在那里?我的家乡在外地,我是外地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