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写博客,不是过了那个抒情的年代,而是因为一直在激情地忙碌着。
为什么读研、读博士?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科学网上看到很多博士书写的感人博文,但也有大多是对毕业后前途未卜的担忧。感觉命运不公,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换来的是一张没用的文凭。其实,我一个小硕士,想告诉大家并不是社会抛弃了象牙塔内的尖子生,而是塔内的人没有认清这个社会!
读研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发表SCI论文,申请国外的PHD,做一个学术型的人才。因此,我付出了别人不能比拟的努力。因为除了试验,除了论文,除了托福外,我要面对世间最残酷、最变态的考试-GRE。
当别人还没开始准备试验,分不清该做哪个课题时,我在SEMINAR中作了系统的综述,渗透到感兴趣的细节。导师提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对答如流。
当别人在按照师兄、师姐那里的PROTOCOL按部就班的做实验时,我跟我的导师商量我修改的PROTOCOL是否可行。我告诉导师这一步我用了什么试剂取代传统方法中提到的试剂,哪一步我做了简化。一开始导师哈哈大笑,觉得我的改造有些“伪科学”。但是,慈爱的导师告诉我一个道理:每一部都有其原理,修改是可以的,但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没盐了,怎么办?酱油、方便面调料都是可以的!
每个国家的盐都是受政府严格监管的,没盐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可以休息啦!
当别人抱怨看文献记不住时,我已经在文献记录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字体。有中文、有英文,有思考,有鉴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习惯在PDF上做随笔,这是可以的。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睡不着觉的时候在床头翻翻烂笔记,会有灵感的。对着电脑,闪着QQ,那不是做学术的态度!
实验室难免断水,偶尔断电,偶尔也要遭遇汶川大地震那样的意外,我想要说的是做事情绝对不要显得很业余。看到研究所的Milli-Q水流变小时,我会看看我们实验组的双蒸水是否充足,留作备用。如果意外情况发生,如汶川大地震时10层高楼上的人都走光了时,而我来不及做割胶回收时,我会用一次性手套包裹,外包锡纸后放在4摄氏度冰箱内,次日做回收(除非来不及,否则立即割胶回收)。我想我还是不够专业,如果是专业的人士会貌似割胶回收。但是我估计这种人很少,很少!
当别人不会写SCI论文的INTRODUCTION时,导师会问我近期有没有看到感兴趣的文献,交流一下。
当别人在为发表论文发愁时,我已经发表了一作的SCI综述(Peer-review,IF=1.476),并且替导师评审Analytical Chemistry(IF>5)的论文。课题组的每一篇论文,我都参与修改。
多少个夜晚最后一个人离开实验室,只为一张PHD(洛克菲勒大学)的OFFER。
家是农村的,爹娘一年的收入也就1万块钱。到高消费的杭州,我利用不多的空闲时间利用知识赚钱。GRE考试、托福考试、PHD申请所有的费用都是靠兼职与奖学金得来。毕业前夕,我还有7000RMB的积蓄。
当别人为工作发愁时,我早已接到杭州某家公司老总的电话,有文件要我翻译,价格面谈。每次从该公司离开时,老总都会为我按下电梯,送我到电梯口。他说“我一直以为研究生就是在学校内混个文凭,而你不是!”。
当别人在为找工作做英文自我介绍发愁时,我早已经可以跟外籍友人进行熟练的口语交流。
没有接到洛克菲勒的Offer时,很多人觉得很可惜。而我看淡了这个结局。离开了学校,我一样可以做学术。很多博士毕业后觉得一无是处,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后居然一事无成。何谓成功,何谓失败?为什么要读博?仅仅是为了逃避工作而读博,我觉得中途退学或许是个很好的选择。
我相信IDEA+Labor=IDEAL!有IDEA,不实践,那是空想家!有Labor没IDEA,那是莽夫!
在公交车上、聊天时、与客户交谈时,我都习惯性带着一个本子。记录别人给我的启发,记录客户的一言一行,增加客户的印象(当客户看到他的随谈就有人如此细致的记录,他当时的感觉接近党中央领导开新闻发布会)。举个例子,坐车就是简单的等时间吗?错!在回老丈人家的动车组上,我凭借聆听,认识了山东贸促会的领导,谈的不亦乐乎。大家相互交换名片,互有往来!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意。如感兴趣的话,可与本人进行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407-424392.html
下一篇:
研究生就业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