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场昆虫分类学讲座,开讲啦!
科学识虫:
https://blog.sciencenet.cn/video.php?mod=vinfo&pid=3675
记者:
你知道它是谁吗?你知道它是谁的祖先,又是谁的亲戚呢?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推出“昆虫分类学100讲”系列讲座。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认识这门学科,认识这群昆虫。
朱朝东研究员:
昆虫分类学。在我们国家发展已经有100多年了,我们国家如今实际上是需要一些通才,需要对昆虫分类、跨类群、多类群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一些专家才有可能真正的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指导这个学科的发展,来参与到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的战略当中去。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昆虫分类学100讲系列讲座不仅仅要冲破类群壁垒,还要冲破地域的界限。西藏、新疆、贵州这些地方它实际上是有非常好的生物多样性的本底,那么我们有可能结合着学术年会,到别的地方搞一次线上和线下的。
刘星月教授:
脉翅目的昆虫它的生活习性是比较隐秘的,往往是在晚上活动,比如在灯下或者在窗户上,有时候在家里面也许能看到这个类群。脉翅目昆虫最典型的就是它的身体,往往是比较狭长的,有长长触角,翅是透明的,然后有复杂的一些翅脉,像网格一样的这种翅脉。对我研究来说,每一个类群其实都很吸引人,但是对公众来说的话,可能一个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草蛉,绿色的身体,金光闪闪的眼睛;还有旌蛉科,它的这个后翅非常的特化延长。是一个珍稀昆虫也很有保护的价值。
昆虫分类学的话,它首先我们需要去识别身边的或者环境里面的这些昆虫,我们要给它定名,要知道它具体是什么物种,它生活环境是什么,它的这种群数量是什么,大概是什么情况。那么这些就对于评估这一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评估生态环境的变化,它能提供很重要的一个本底的数据。本底数据质量的高低其实它对于我们能够科学准确的评估生态环境生活多样性的变化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些准确的数据就来源于我们分类学。
朱朝东研究员:
我个人认为兴趣是学科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很多的学者,很多的研究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这个类群有兴趣的。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有趣的东西,也不了解它有趣在哪里。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需要在包括本科教育和这个研究生教育这个过程当中,相对专业的这个阶段给他们一些这个引导。从把他们从原来没有兴趣把他们培育出一些兴趣,相当于一般的兴趣,然后再把他们专业的培训成拥有对这个学科、对这个方向有感情的一种专业兴趣。
还更重要的是要去培养一批特别年轻的,让他们从小就对这个类群有所了解。100 讲,每一个月一次的话,基本上是每年10讲,那么一共的话就应该是十年。十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是最重要的,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正好是十年。对于昆虫分类学真正感兴趣的人,通过这十年不断地学习,不断参与这些活动,不断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我相信他们的专业兴趣很有可能就在这个前面十年就牢牢的这个树立了。
致谢:
感谢科学网支持“昆虫分类学100讲”系列讲座!
感谢戚金葆整理并制作视频和形成文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