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昆虫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学科组1(昆虫分类、古昆虫、传粉昆虫、直翅目昆虫)
分组总结
2021年10月13日-15日,由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陕西省昆虫学会、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中国昆虫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古都西安胜利召开。
10月15日,学科组1分组会议在大秦温泉酒店御议厅举行。考虑到昆虫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前期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过专门的会议,昆虫分类学、古昆虫学、传粉昆虫学和直翅目研究的几位专业委员会主任经过认真讨论和酝酿,仍然选择联合举办本次年会分组报告会。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主任、中国昆虫学会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乔格侠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她结合几个学科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以及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理解,强调经典分类学工作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昆虫学工作者面向国家需求,在坚持、坚守、传承、创新昆虫分类学研究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科更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朱朝东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乔格侠主任致辞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张爱兵教授、南开大学薛怀君研究员、西南大学王宗庆教授、河北大学任国栋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李庆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郑浩教授和西华师范大学李秀山教授分段顺序主持了学术报告和讨论。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1位研究人员做了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围绕经典分类、组学数据应用、古昆虫学发展、直翅目昆虫研究与防控、传粉昆虫-植物互作等方面,共同探讨与交流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此次会议增大了青年学者尤其是研究生报告的比例,给他们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
任国栋教授主持报告
会议还特别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张龙教授做“驰援巴基斯坦防治蝗灾”报告。张老师的报告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更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他和团队不仅将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而且根据国家需要紧急赴巴基斯坦提供防控蝗灾的中国方案。本届中国昆虫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者王玉玉副教授,展示了她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开展昆虫系统发生学研究的历程和进展。首都师范大学肖丽芳同学,带领会员们穿越到久远的白垩纪,研究昆虫在植物化石上留下的各种印迹,探讨昆虫和被子植物起源于兴盛的关系。绵阳师范学院邱见玥副教授受邀详细介绍了她在花金龟等昆虫饲养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她的工作不仅让同行认识到很多珍稀昆虫可以通过饲养的方式获得系列标本,还可为未来开展深入的多学科研究奠定物质基础。乐山师范学院曹成全教授为大家讲述了他与蚤蝼之间的故事,从第一个由中国人发表的蚤蝼新种也是中国第一个蚤蝼新种,再到对其生物学的研究等方面为我们全面介绍蚤蝼总科是这一直翅目中非常特殊的昆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员团队,由徐鑫同学和赵延会博士介绍了他们在中国西南山地的研究进展。他们研究日间精细时间尺度传粉昆虫访花动态,发现:在草甸和森林环境中,除独栖蜂外,其他所有访花昆虫功能群均呈现出两个访花高峰的双峰活动模式。
张龙教授精彩演讲
王玉玉副教授报告
邱见玥博士报告
李秀山教授提问
肖丽芳同学报告
在中国昆虫学会、各位老师专家和参会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天精彩的报告,学科组1分组会议圆满结束。学科组1会议的成功举行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助力我国昆虫分类学及其相学科的发展。其中,青年昆虫学科技工作者的表现尤其亮眼。正是由于他们对昆虫的挚爱和勤奋工作,让学会工作和学科方向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喜逢赵延会博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