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2,星期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牛泽清博士
早餐后,除程瑞因准备升职答辩需要保障网络通畅留在泽当外,其他队员收拾行李,9点乘车出发,目的地是山南市错那县勒布沟。
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离错那县勒布沟大约248公里。我们需沿509省道向南前行,途经曲松县、隆子县,翻越海拨5025米的亚堆扎拉山垭口才能到达勒布沟。我和小吴曾于2019年驾车到过勒布沟,体验过这段路途的艰幸。要不是徐颖昨天提出想到勒布沟采集一下蚜虫,我们今年本来并不计划到勒布沟采集。509省道多处都会区间限速,从乃东区出来后海拔会逐渐升高,因此到错那县勒布沟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累,今天的旅程给人的感觉亦是如此。
当我们行驶至509省道57公里处时,海拔已升至近4800米,车外的温度也仅有12摄氏度,但我们因区间限速不得不在此逗留。金梁说高海拔处有不一样的甲虫分布,他也不顾寒冷,下车去翻石头寻找甲虫;小吴见路旁有一溪流,和坤泽一起去找钩虾;徐颖也在周边找寻着蚜虫。我因出发时未换外衣,仍穿着短袖,感到有些冷,只好待在车里用手机给队员们拍照。小吴过了一会儿从溪流边回来,漏网中有一些形似小鱼的东西,也说不清是不是钩虾。反正胜利的果实不能轻易浪费,小吴还是将网中的猎物浸泡在酒精瓶中保存了起来。
翻石头找甲虫
小溪流寻钩虾
途经曲松县时,路旁有一处湖泊,小吴又兴奋起来,拿起漏网跑向湖边,再次采集起了钩虾。小吴就是这样一个老小伙,每次野外采集,都身兼数职:不仅要完成蜜蜂类的采集工作,还会采集其它昆虫和节肢动物,可谓是一个采集全能型选手。这处采集点的海拔已近5000米,路旁虽有一些零星的显花植物,但气温很低,已不易发现野生蜜蜂的踪迹了。山坡上的鸟儿依旧叫个不停,生命的顽强也让它们体现的淋漓尽至了。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拍摄下了山坡上的一只鸟儿。
草丛中觅蚜虫
蚜虫+白发
湖边收钩虾
雪雀(?)
当我们一行来到拿日雍措旁时,小吴本想再次去采钩虾,无奈湖边淤泥太多,无法靠近水边。小吴发现湖边有斜茎黄耆,花上有熊蜂,急忙喊我和坤泽过去。我和坤泽拿着扫网跑过去,耳边传来阵阵的嗡嗡声。真好,有许多大个的熊蜂被我们捉到,估计有几种熊蜂的蜂王。另外,我们还采到前几天未能采到的条蜂。虽数量不多,但我们已感到很满足了,毕竟是海拔4700多米的蜜蜂种类,还鲜为人们采到。
下午3点半左右,我们一行到达错那县。考虑到错那毗邻边境,所以小吴决定去错那县林草局办理采集许可批文。还挺顺利,不多一会儿,小吴就办好了批文。我们拿着错那县林草局的批文,驱车直奔勒布沟。下午6点左右,我们到达勒布沟。一到勒布沟,金梁、徐颖就急忙寻找起了象虫和蚜虫。真巧,在路边的植物上还真采到了象虫和蚜虫,金梁和徐颖也高兴地露出了笑容。
勒布沟中采虫忙
采集蚜虫,真是慢工出细活
改良的振布法
吃罢晚饭,我们决定开始晚上的灯诱。晚上9点左右,灯诱设备已架好,小吴和金梁还抽空玩起了蓝球。灯诱到晚上11点,突然下起了小雨,可诱布上又又许多的蛾子。队员们打着伞,在雨中继续收集着蛾子。旦增和索朗师傅见天空下雨,也急忙将车开到我们灯诱的地方去支援我们。天空中的雨虽然下个不停,但所有队员无一缺阵,冒着雨,忙着收集,体现出了一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令人感动。我想,有朝一日,当人们看到我们的队员在勒布沟冒雨灯诱的工作场面的报道时,也一定会为我们点赞的。
准备灯诱
雨中灯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