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线考察队白朗采集第三天 精选

已有 4188 次阅读 2019-8-10 21:23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9年7月27日

张丹,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早上7点20收到朱老师的消息,让我和士琨去他房间交流一下。我脸都没有洗就去了。我想我很可能是我们组第一个脸都不洗就去见导师的学生。正好出去的时候碰见士琨,便一起去见朱老师。朱老师嘱咐我和师弟:在野外,特别是青藏高原工作,要多观察(现象),多想(问题),多看(别人怎么做),多记(日志:经历的事情),多学(文献联系野外工作),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次,要开拓自己的眼界,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类群。物种之间的互作,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关系,甚至人文经济,都需要多观察多思考。最后再次和我们强调了安全问题。

早上8点吃早餐,8点半我和队员们送走了赵世浩师傅和朱老师。赵师傅大约中午12点赶到了贡嘎机场。考虑到北京最近雷雨导致晚点等问题,朱老师就在机场门口的一个宾馆住下,赶明天一早的飞机回北京。听说机场门口的路上,有非常美味的陕西饭馆和四川菜馆。小赵师傅请朱老师吃了肉夹馍和臊子面。

WechatIMG382.jpeg

美丽的白朗清晨


大概9点半的时候,小吴哥先开车拉着东哥、亮哥以及婷婷师姐去找地方放黄盘。我出去找打印店,打印收到的审批函。早上9点半的县城街道还是很安静,在路上很少能看到人。这里应该比内地晚2个小时,去了好几个打印店都没有开门。好在最后还是找到了一家刚刚开门的打印店,打印了5份资料。10点左右的时候,小吴哥返回宾馆,带郭士琨去医院。我打印完以后去医院和他们汇合。在医院,士琨做了各项检查,一切指标都正常,但是还是很奇怪为什么师弟总是高烧不退,而且反复的发烧。医生说可能还是高反引起的发烧,但是也没有其他的药给他吃,就静脉注射了一点葡萄糖。

WechatIMG720.jpeg

师弟在医院

中午12点左右,师弟情况有所好转。我和小吴哥去超市买了点吃的,买了午餐去和东哥他们汇合。今天大家主要是在洛江镇觉如村采集,沿着一片河沟放了60个黄盘,然后就是在周围采集了。白朗主要是农业为主。我们在前几日均遇到了羊群,但很少见到牛。在这个采集点,我们发现了少量的牛粪。一般牛粪中均能采集到粪金龟,部分双翅目的幼虫。下午4点半收工。

WechatIMG661.jpeg

设置黄盘的河谷

WechatIMG731.jpeg

小河

WechatIMG658.jpeg

采集利器

WechatIMG652.jpeg

牛粪中寻找甲虫

WechatIMG729.jpeg

相互配合

回来以后,我们处理了今天的标本。6点半左右去吃饭。晚饭回来的路上,东哥在宾馆旁边的路边发现了蚧壳虫。研究组张彦周老师一直在做蚧壳虫和寄生蜂的共进化关系。听说西藏这方面的标本采集不是特别多。我和小吴哥立马去车里拿了工具,收集这些可遇不可求的标本。蚧壳虫主要寄生在三种不同的植物(桃树、紫木李、还有一种不认识)。其中紫木李已经死亡。我们在每一个寄主上分别收集一袋子蚧壳虫,直接快递回了北京。期待采自高原的这批样品能够饲养出寄生蜂。

WechatIMG654.jpeg

宾馆旁的蚧壳虫

回到宾馆以后,师弟给我们说他感觉还不是很好,好像又烧起来了。晚饭过后,我和师姐去诊所给他买了两袋氧气。在他吸氧的同时我不断地给他冷敷,希望这样可以让他好受一点。10点多的时候量体温依旧是38°。小吴哥和东哥又去药店买了两袋氧气,让他后半夜的时候用。

WechatIMG787.jpeg

坚强的士琨师弟

所有的队员都很担心士琨的状况,我们往后的工作地点海拔会不断升高,如果他抗不过去,后面估计更难适应,尤其是牛老师和小吴哥,作为队长和副队长,负责我们所有人的安全,他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朱老师的建议是尽快转移到聂拉木樟木镇。那里海拔低,氧气充分。士琨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反复商讨,我们决定明天的时候看师弟的情况。如果还是持续高反,那就只能让他先回北京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193168.html

上一篇: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线考察队白朗采集第二天
下一篇: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线考察队转点至定日
收藏 IP: 223.72.70.*| 热度|

9 杜占池 杨正瓴 靳建辉 黄永义 杨卫东 杨顺楷 刘全生 王从彦 李欣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