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23日星期二 天气小雨转阴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张丹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外面有雨。早上8点在对面的小饭店吃了早餐。
拉萨河
今天的主要工作如下:
1)早上吴哥、徐婷婷和我去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去办理野外考察采集审批函;
2)赵凯东、杨效亮、郭士坤去超市采购采集相关用品及物资。
根据项目考察筹备组的安排,西线考察队在离开北京之前已经通过网络向林业厅提交了相关材料。但是非常奇怪,吴清涛老师在离开北京前准备打印材料时,网页打不开了。听他讲述,他在北京到拉萨途中休息时,均尝试打开网页,但都没有成功。等他们周一在拉萨联系林业厅,才知道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原有的网页再也打不开了,只能现场办理。
早饭过后,9点我们三人一起出发,先到打印店复印和打印材料,不得不说,拉萨的打印费真贵,一张一块钱。大概10点左右,我们到了林业厅找相关工作人员提交我们的材料。本来窗口办理进展都很顺利,但没想到最后一步出现了新情况。有个了解青藏高原二次考察情况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此次科学考察,需要西藏二调项目部给林业局开具科学考察的公函。
通过一番咨询,我们了解到具体的办事流程:科学考察函需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出具参加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农牧区昆虫科学考察的函;该科学考察函需要提交给北京二调项目办;由北京项目办下发给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审核;审批后我们才能拿到审批函到区林业局办理进入保护区考察手续。
4点多电话联系朱老师,请他准备相关函件,并联系动物研究所相关部门和北京项目办,争取尽早把材料提交给西藏二调项目部。同时,吴清涛老师一直在拉萨联系西藏自治区第二次科考领导小组等候信息。到下午4点半左右,西藏“二调”尹军老师给吴老师打电话通知去取我们科学考察审批函。到了西藏二调项目组以后,他们根据相关规定和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问题和有益的建议,以便为我们回来尽快完善。我们西线考察队已经全体抵达拉萨,季节不等人,任务重且时间紧迫。我们只能拿着他们先给我出具的函件直接提交给区林业局保护处。在保护处,工作人员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需要采集的名录以及二次考察的任务书等。最后我们的函件提交给区林业局办公室秘书处,等待领导审核。按照他们的工作流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0个工作日。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能带着科学考察函的复印件先期进入考察区域中保护区之外,尽快开始工作,并等待他们的通知。同时我们这边也抓紧时间修改我们的材料,提交给西藏二调北京项目部。
吴老师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6点半以后了。好在这里和内地相差1.5个小时左右。回来以后,我们和朱老师一起讨论并修改我们考察的工作方案,并提交给北京项目部。
今天,朱老师和牛老师,坐小赵师傅的车去看看拉萨郊区有没有昆虫可以采集。小赵师傅刚来拉萨两个月左右,开一辆两驱的汉兰达吉普车。他们直接到城关区创业路一片工地后面的山边上。发现了一些零星分布的野花。但小雨、气温低,基本看不到什么昆虫。仅采集到1只蜾蠃、1只蝗虫和一些蚜虫。但是两位老师发现了宝贝:一种锦鸡儿结果了。显然这种植物的花期已经过去,我们不可能再采集访花昆虫。但它的荚果很可能有些食果的昆虫,特别是蜂类如广肩小蜂、金小蜂等。还有可能这些食果昆虫被其它蜂类寄生。尽管植株不算太多,但荚果量很大,形态各异。他们赶紧采集了一包,回来饲养。估计后续沿途,锦鸡儿荚果将是一类比较有趣的昆虫采集对象。
锦鸡儿植物的荚果
开发中的拉萨郊区
晚上7点半以后,我们在对面的四川菜馆吃了晚饭,晚饭后我们考察小组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吴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两天办理手续的先关过程,好让我们每个队员,尤其是研究生学习在野外工作的时候如何按照办事规则了解并处理一些突发状况,特别是如何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效沟通,提高办事效率;
2)安排周三的行程路线以及采集计划。沿路限行限速比较普遍,比较适合寻找合适的地点开展一些零星采集工作。
会后,朱老师又把我和郭士坤留下,强调了两件事:1)野外工作是综合能力,请他们多向吴清涛学习,苦干加巧干;2)学习过程需要多思考,多记录。野外工作中,导师和队员说的未必全都重要。但交流过程中,我们能听见、思考并记录下来的,应该是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交流多了,想的多了,整理得多了,综合能力自然成长得快。因此,朱老师建议每人每天写100字,养成习惯就好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