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以致用”害人不浅
“学以致用”据称出自两千多年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从现代词典解释,“学以致用”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学以致用”的反义词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以致用”两千多年来一直是绝多数学者崇尚的金科玉律,也是无数老师指导学生和父母引导儿女学习的准则。
承然,“学以致用”对于绝大多数平平凡凡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比如对于当今许许多多的农民、工人、技校学生、高职学生、甚至大多数大学生、等等都是适宜的。
但如果一味强调学以致用,就会使学习变得极为功利,就会使人放弃了很多该学的东西。比如,现在大学里,学生就会经常心底里衡量着学习政治有什么用?学习高数有什么用?学习英语有什么用?等等。其实大学里即使是专业课很多课程也难说学了以后就有什么具体的用处。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是迫于有考试的要求,需要取得成绩才能毕业,进而为了通过考试就采取各种非正常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这就完全背离了学习的目的。加之现在中国找工作很多都是靠关系、靠外貌、靠嘴巴,工作得好晋升得快很多人也是靠这“三靠”。我们的学校如何谈得上让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认为“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是极为有害的,这种功利思想使人只会学到片面的知识而丢弃更有底蕴的智慧熏陶、只会想到眼前的利益而丧失前瞻能力和洞察穿透力、只会想到正面解决问题而缺乏相互相成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最后,致使许多人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埋没了,使许多人才只能立地而不能顶天,使极富天才的人才成为庸才。
现在,不仅在高校“学以致用”的功利思想流行,社会上企业的选人用人、政府部门领导的行为和决策、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与成果评价,更是功利到无利可图就没用的程度。我想这也是我们多年拿不到诺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人认为,对于真正意义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艺术学,我们应该有“学以致博”、“学以致慧”、“学以致聪”、“学以致智”的境界,那才能培养造就未来之大师级人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