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科学通报》:“认识雾霾”专题

已有 5003 次阅读 2013-7-22 14:55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雾霾, 专题,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2013年第58卷第13期出版了“认识雾霾”专题(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volumn/volumn_6644.shtml),文章信息如下,欢迎关注。

 

 

大气细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黄元龙, 杨新 

大气颗粒物能显著影响大气的能见度. 该文概述了颗粒物影响能见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细颗粒物(主要为PM1)的数浓度粒径分布、化学组分和混合状态,及其对颗粒物光学性质的影响.

 

大气PM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新彪, 魏红英

PM2.5是我国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该文对近年来有关大气PM2.5的健康影响及其关键机制等进行概述,以加深公众对大气PM2.5健康危害的认识.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张小曳, 孙俊英, 王亚强, 李卫军, 张蔷, 王炜罡, 权建农, 曹国良,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养梅 

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事件既有霾的影响也有雾的贡献,矿物气溶胶、硫酸盐、有机碳、硝酸盐、铵和元素碳浓度居高不下是背后的主因.大量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特别是二次转化的这些气溶胶粒子的形成、变化、混合、吸湿增长、与污染气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形成了区域性的霾;在过饱和的气象条件下,大量气溶胶粒子还活化为云雾凝结核,参与云雾的形成,使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异常的静稳天气和高气溶胶浓度造成了2013年1月6-16日我国中东部持续性雾-霾.该研究分析我国雾-霾形成与维持机制,解析背后的气溶胶污染构成,为政府宏观治理对策提供依据,使公众充分了解雾-霾污染的科学规律,对于共同应对已经有大量人为气溶胶粒子参与的雾-霾天气有参考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710310.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出版嫦娥二号卫星专题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新书快递
收藏 IP: 211.157.112.*| 热度|

3 胡升华 任胜利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