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新指数

已有 2507 次阅读 2021-8-24 15:30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厄尔尼诺影响全球气候,区分其多样性至关重要,《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最近一项研究用海表面盐度(非温度)构建新指数来识别两类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强年际信号,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全球变暖,近几十年来中部型厄尔尼诺(CP El Nino)事件的发生频次高于东部型厄尔尼诺(EP El Niño)事件。这说明随着全球变暖,ENSO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前人的研究大多数采用海表面温度(SST)指数来识别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已有研究指出基于其他变量构建的指数来区分厄尔尼诺类型会加深对厄尔尼诺多样性的认识。有学者采用海表面盐度(SSS)构建的指数来识别CP和EP厄尔尼诺,但基于SSS构建的指数间彼此不独立,需要配合使用。因此有必要构建独立的SSS指数来方便区分两类厄尔尼诺,SSS指数间无需再协同使用。

用海表面盐度指数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林鹏飞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张荣华研究员共同担任通讯作者。

为了克服前人采用的海表面盐度(SSS)指数来区分两类厄尔尼诺所存在相互依赖、不独立的问题,文章通过一种去依赖的方法构建了能够区分两类厄尔尼诺的一对SSS指数,这一对指数可以单独区分EP或者CP厄尔尼诺而不需要配合使用。同时,这两个指数的获取方法比较简单,通过计算固定区域SSS年际异常即可获得。因此,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


作者将该指数应用于ENSO多样性的检测和识别时,识别结果与基于SST指数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为ENSO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该研究获得的区分两类厄尔尼诺指数的方法相对简单,且指数相对独立、容易使用,对区分不同类型的ENSO事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能够为ENSO多样性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QQ图片20210810165152.png

两类厄尔尼诺的引起的海表面温度异常分布((a)、(b))和海表面盐度异常分布((c)、(d))及其所构建对应指数((e)、(f))


随着盐度观测数据(例如Argo 和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Soil Moisture—Ocean Salinity,SMOS)的增加,利用海表面盐度来识别厄尔尼诺发生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的第一作者智海教授认为“采用现有计算指数方法,基于越来越多的盐度数据来构建区分不同种类厄尔尼诺的指数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这种构建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推广用于构建其他气候指数,例如印度洋偶极子指数等。”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预防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 2018YFC1506002、2016YFC1401601、2019YFC15100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 XDB 40000000、XDB 42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2030410、41976026、41931183、41690122)和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 2017YFC1404102)资助。



研究详情请阅读原文▼
[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原文]
中文版: 智海, 林鹏飞, 方祝骏, 刘海龙, 张荣华, 白文蓉. 2021. 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海表面盐度指数.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1(8):1240–1257, doi: 10.1360/N072020-0384
英文版: Zhi H, Lin P, Fang Z, Liu H, Zhang R-H, Bai W. 2021. Sea surface salinity-derived indexes for distinguishing two types of El Niño event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4(8): 1267-1284,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0-9780-2


wechat logo.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301219.html

上一篇:北极海冰厚度增长速度正在逐渐减缓
下一篇:热带低层大气活动如何影响北半球高层大气环境?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